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游淨居寺(並敘)》
全文:
淨居寺,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
寺僧居仁為余言:齊天保中,僧思惠過此,見父老問其姓,曰蘇氏,又得二山名。
乃嘆曰:吾師告我,遇三蘇則住。
遂留結庵。
而父老竟無有,蓋山神也。
其後僧智凱見思於此山而得法焉,則世所謂思大和尚、智者大師是也。
唐神龍中,道岸禪師始建寺於其地,廣明庚子之亂,寺廢於兵火,至乾興中乃復,而賜名曰梵天雲。
十載游名山,自製山中衣。
願言畢婚嫁,攜手老翠微。
不悟俗緣在,失身蹈危機。
刑名非夙學,陷阱損積威。
遂恐死生隔,永與雲山違。
今日復何日,芒鞋自輕飛。
稽首兩足尊,舉頭雙涕揮。
靈山會未散,八部猶光輝。
願從二聖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搖煙霏。
鐘聲自送客,出谷猶依依。
回首吾家山,歲晚將焉歸。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父老
古時鄉里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任;亦尊稱老年人
無有
沒有
“有在者乎?”曰:“無有。”——《戰國策·趙策》
無有礙矣。——唐· 李朝威《柳毅傳》
無有不過而拜。——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絕無有。——清· 方苞《獄中雜記》
果無有。
山神
主管某山的神靈。《後漢書·西南夷傳·莋都夷》:“是時郡尉府舍皆有雕飾,畫山神海靈奇禽異獸,以眩燿之,夷人益畏憚焉。” 宋 蘇軾 《峻靈王廟碑》:“而偽 漢 之世,封山神為 鎮海廣德王 。” 孫景瑞 《紅旗插上大門島》第十六章:“這個山洞,島上沒有幾個人曉得,就是山神也不易找到。”
蘇軾名句,游淨居寺(並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