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哨遍(秋水觀)》
全文:
蝸角鬥爭,左觸右蠻,一戰連千里。
君試思、方寸此心微。
總虛空、並包無際。
喻此理。
何言泰山毫末,從來天地一稊米。
嗟大小相形,鳩鵬自樂,之二蟲又何知。
記跖行仁義孔丘非。
更殤樂長年老彭悲。
火鼠論寒,冰蠶語熱,定誰同異。
噫。
貴賤隨時。
連城才換一羊皮。
誰與齊萬物,莊周吾夢見之。
正商略遺篇,翩然顧笑,空堂夢覺題秋水。
有客問洪河,百川灌雨,涇流不辨涯涘。
於是焉河伯欣然喜。
以天下之美盡在己。
渺滄溟望洋東視。
逡巡向若驚嘆,謂我非逢子。
大方達觀之家,未免長見,猶然笑耳。
北堂之水幾何其。
但清溪一曲而已。
參考注釋
泰山
(1) 東嶽,中國五嶽之首,中國名山,海拔1524米,位於山東泰安境內。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禪、祭告天地,多古蹟和文人墨跡,為旅遊勝地
(2) 古人把泰山作為高山的代表,常用來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寶貴的事物
有眼不識泰山
(3) 妻父的代稱
呼妻父為泰山,一說雲,泰山有丈人峰。—— 晁說之《晁氏客語》
毫末
(1).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微。《老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南朝 梁 任昉 《劉先生夫人墓誌》:“參差 孔 樹,毫末成拱。” 宋 司馬光 《和聶之美諷古》之二:“如何毫末利, 管 鮑 亦相欺?” 鄒韜奮 《我們對於國事的態度和主張》:“過去政府雖有所懲治,然僅竊鉤者誅耳,神奸巨猾,未損毫末。”
(2).指筆端。 唐 杜甫 《奉觀嚴鄭公岷山沲江圖畫十韻》之二:“嶺雁隨毫末,川蜺飲練光。” 仇兆鰲 註:“毫末,謂畫筆。練光,謂畫絹。” 宋 蘇軾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迭嶂圖>》詩:“使君何從得此本,點綴毫末分清妍。”
從來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那樣
從來如此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稊米
小米。比喻其小。《莊子·秋水》:“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 宋 曾鞏 《分寧縣雲峰院記》:“其間利害不能以稊米。” 宋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詞:“喻此理,何言 泰山 毫末,從來天地一稊米。” 章炳麟 《五無論》:“夫於恆沙世界之中而有地球,無過太倉之有稊米。”
辛棄疾名句,哨遍(秋水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