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王冕的《送日侍者游兩府兼柬丁仲容先生》
全文:
知君汗漫饒清興,東府西州路不多。
牛斗正臨吳分野,城池還帶舊山河。
春風揚子江頭去,夜月茅山石畔過。
若見金陵丁處士,問言歸興近如何?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註:“汗漫,不可知之也。”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游太清。”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於‘雜誌邇例’的宣言,並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遊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閒行。”參見“ 汗漫遊 ”。
清興
清雅的興致。 唐 王勃 《山亭夜宴》詩:“清興殊未闌,林端照初景。” 元 張可久 《小梁州·訪杜高士》曲:“ 飛來峯 下樹青青,添清興,流水玉琴橫。” 清 林則徐 《中秋炮台眺月》詩:“ 南陽 尚書清興發,約我載酒同扁舟。” 朱自清 《海行雜記》:“晚上他們要打牌,你去了足以打擾他們的清興;他們必也恨恨不平的。”
東府
(1). 東晉 、 南朝 都 建業 時丞相兼領 揚州 刺史的治所。故址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內。《文選·謝惠連<祭古冢文>》:“ 東府 掘城北壍,入丈餘,得古冢。” 李善 注引《丹陽記》:“ 東府城 ,西則 簡文 會稽王 時第,東則 孝文 王道子 府。 道子 領 揚州 ,仍住先舍,故俗稱 東府 。”《宋書·武帝紀上》:“公還 東府 ,大治水軍。” 宋 王安石 《金陵懷古》詩之一:“ 東府 舊基留佛剎,《後庭》餘唱落船窗。” 元 戴良 《送欽上人》詩:“鐵瓮緣 江 即 東府 ,璚花隔岸是 揚州 。”
(2). 唐 宋 時指丞相府。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 高祖 勛逾黜 夏 ,業擅勘 黎 ,置酒醴於南宮,揚旌旆於東府。”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 永年 ( 王永年 )知 叔皮 ( 趙叔皮 )嘗於上元夜微步游閭里,乃夜叩東府門告變云: 叔皮 乃弟 叔敖 私詣卜者,為已有天命,謀作亂。” 宋 陸游 《投梁參政》詩:“回首長安城,未忍便萬里。袖詩叩東府,再拜求望履。”
西州路
《晉書·謝安傳》:“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為 安 所愛重。 安 薨後,輟樂彌年,行不由 西州 路。嘗因 石頭 大醉,扶路唱樂,不覺至州門。左右白曰:‘此 西州 門。’ 曇 悲感不已,以馬策扣扉,誦 曹子建 曰:‘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曇 , 謝安 的外甥。後遂以“西州路”為典實,表示感舊興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蘇軾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詞:“約他年、東還海道,願 謝公 、雅志莫相違。 西州 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三山用趙丞相韻答帥幕王君》詞:“莫説 西州 路,且盡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詩之二:“ 東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學 羊曇 計轉窮。”
王冕名句,送日侍者游兩府兼柬丁仲容先生名句
名句推薦
翻是桃花心不死,自緘紅淚請回車
寧調元《感舊,集定庵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