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佚名的《紹定三年壽明仁福睿皇太后冊寶九首》
全文:
思齊聖母,媲於周任。
骨乾屐坤,博厚洪深。
七兗既避,萬壽自今。
昕庭發號,式昭德音。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昕庭
天庭。指帝後宮庭。《宋史·樂志十四》:“昕庭發號,式昭德音。”
發號
發出號令。《淮南子·覽冥訓》:“舉事戾蒼天,發號逆四時,春秋縮其和,天地除其德。”《後漢書·耿弇傳》:“以義征伐,發號回響,天下可傳檄而定。” 宋 梅堯臣 《吳沖卿鼓契》:“不知逄逄六街鼓,自此發號通帝闈。”《宋史·道學傳三·朱熹》:“為今之計,獨有斷自聖心,沛然發號,責躬求言,然後君臣相戒,痛自省改。”
式昭
用以光大。《後漢書·張衡傳》:“朝有所聞,則夕行之。立功立事,式昭德音。” 李賢 註:“逸詩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式,用也;昭,明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羯若鞠闍國》:“罄捨國珍,奉為先王建此伽藍,式昭勝業。寡德無祐,有斯災異!咎徵若此,何用生為!”
德音
(1).善言。《詩·邶風·谷風》:“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鄭玄 箋:“夫婦之言無相違者,則可與女長相與處至死。”後亦用以對別人言辭的敬稱。《魏書·宗欽傳》:“足下兼愛為心,每能存顧,養之以風味,惠之以德音。” 唐 韓愈 《高君畫贊》:“遺書一張,德音不忘。”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倘能先賜德音,猶所說豫大慶。”
(2).猶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語、教令。《國語·楚語上》:“忠信以發之,德音以揚之。”
(3).用以指帝王的詔書。至 唐 宋 ,詔敕之外,別有德音一體,用於施惠寬恤之事,猶言恩詔。 漢 桓寬 《鹽鐵論·詔聖》:“ 高皇帝 時,天下初定,發德音,行一切之令,權也,非撥亂反正之常也。”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詩:“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乞下三司,令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應蟲蝗、水旱、災傷及德音赦書蠲放稅賦,及蠲免欠負,並具實數,供報當院。”《平山冷燕》第十六回:“卻又不知向何方流蕩,竟無跡跡,以辜朝庭德音。”
(4).指朝廷所定的正統音樂。《禮記·樂記》:“天下大定,然後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
(5).好名聲。《詩·豳風·狼跋》:“公孫碩膚,德音不瑕。” 朱熹 集傳:“德音,猶令聞也。”《詩·小雅·南山有台》:“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晉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敘》:“高勛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絃。形器雖沉鑠於淵壤,美談飄颻而日載。” 明 何景明 《古怨詩》之二:“所重在德音,容色安足恃。”
佚名名句,紹定三年壽明仁福睿皇太后冊寶九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