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謫官未放回,桃花不系玄都栽

朱槔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朱槔的《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

全文:
東坡謫官未放回,桃花不系玄都栽
機牙愛獨造物手,五見江雨肥江梅。
扁舟一笑凌浩渺,瘦筇結伴登崔嵬。
窪尊故事逢浪媽,鳥篆真跡追浯台。
漂流長有北闕夢,邂逅果踏東華埃。
玉堂領先直對舍,金燭照座花成堆。
帝觴雨露澆舌本,忽憶樊口傾山罍。
聯詩共刻醉眠處,至今寶氣蟠岩隈。
關西夫子獨好事,掖垣行即吟蒼苔。
斯文突過元佑上,已覺萬丈光芒開。
臨風弔客感赤壁,公瑾孟德俱雕摧。
英雄割據亦兒戲,安用匕箸驚蚊雷。
東坡羽化不復返,浪叟何日成歸來。
鸚鵡洲前舊時路,寒波荒葦令人哀。

朱槔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東坡

(1).東邊坡地。 唐 蘇頲 《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願不果率然成章》詩:“寂寞東坡叟,傳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東坡種花》詩之二:“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 宋 蘇軾 《東坡》詩:“雨洗 東坡 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3).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因以“東坡”為其別稱。 宋 施彥執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強幼安 來説話,引援甚富。某謂之曰:‘若此者, 六一 語;若此者, 溫公 語;若此者, 東坡 語;若此者, 山谷 語; 強幼安 語卻在甚處?’”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東坡 為詩,無非譏切時政,借曰意在愛君,亦從諷諫可也。” 清 吳汝綸 《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而 海峰 近 東坡 。”參見“ 東坡居士 ”。

謫官

(1).貶官另任新職。 唐 杜甫 《所思》詩:“苦憶 荊州 醉司馬,謫官樽俎定常開。”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中:“後果謫官於 邠 。”

(2).被貶降的官吏。《太平廣記》卷三○九引 唐 穀神子 《博異志·張遵言》:“大王者,仙府之謫官也。” 宋 歐陽修 《論台諫官唐介等宜早牽復札子》:“況 介 等此者雖為謫官,幸蒙陛下寬恩,各得為郡,未至失所。”

桃花

亦作“ 桃華 ”。1.桃樹所開的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元 貫雲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鵑,流水桃花。” 清 龔自珍 《宋先生述》:“朱書如桃華,日罄五七十紙。” 楊朔 《海市》:“年年桃花開時,就像那千萬朵朝霞到海島上來。”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溫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清 徐士鑾 《宋艷·駁辨》:“詩云:一從蕙死蘭枯後,剛道桃花好麵皮。”

(3).指桃花馬。 唐 岑參 《玉門關蓋將軍歌》:“桃花叱撥價最殊,騎將獵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岩閒望歸郡中書事》詩:“畫橈淥水沙棠輕,朱鞅追風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稱。指春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相逢為我話留滯,桃花春漲孤舟起。”

(5).病名。癬的一種。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為美玉之玷。”

不系

不屬於。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此印及直殿監印、鐘鼓司、混堂、靈臺等印,皆本衙第一員僉書挨掌,不係貴近內臣掌。”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刻漏房,官十數員,不係靈臺,專管每日時刻。”

玄都

(1).古諸侯國名。《逸周書·史記》:“昔者 玄都 賢鬼道,廢人事天,謀臣不用,龜策是從,神巫用國,哲士在外, 玄都 以亡。”《竹書紀年》卷上:“﹝ 帝舜 有虞氏 ﹞四十二年, 玄都氏 來朝,貢寶玉。”

(2).傳說中神仙居處。《海內十洲記·玄洲》:“上有大 玄都 ,仙伯 真公 所治。” 晉 葛洪 《枕中書》:“《真記》曰: 玄都 玉京 七寶山 ,週迴九萬里,在大羅之上,城上七寶宮,宮內七寶臺,有上中下三宮……上宮是 盤古真人 元始天尊 太元聖母 所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詩:“配極 玄都 閟,憑高禁御長。”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詬奸》:“問嬌娥空隱 玄都 ,笑仙郎已入 桃源 。”

(3).道觀名。見“ 玄都觀 ”。

(4).壇名。見“ 玄都壇 ”。

朱槔名句,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名句

詩詞推薦

東坡謫官未放回,桃花不系玄都栽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