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度正的《送李君亮安撫赴闕》
全文:
皇帝龍飛十四載,拱手垂衣功不宰。
誰生厲階起甲冑,天下岌岌幾於殆。
赫然烹阿封即墨,神機獨斷定四海。
內酬勛庸清列位,外召諸老仍博採。
自古聖人聞至治,不貴無過貴能改。
三池先生已先入,諫閣經幃行遂拜。
遂寧先生又繼起,老手便當調鼎鼐。
冬官侍郎何遲遲,幾日涪江下寒瀨。
恭聞促詔已屢下,雲漢昭回九天外。
吾君寤寐在良弼,其意豈不望啟乃。
往年袖手固其理,今日緘口庸何待。
祖宗至仁育疏戚,常使無權免驕泰。
宣仁聖烈重貶損,功參堯舜光萬代。
當時若不甚快意,其奈無憂近葅醢。
前乎六一論堯佐,後日了翁陳二蔡。
一從一違事已判,得失瞭然為世戒。
況今政事歸中書,國體堂堂方正大。
春*宮仁孝且英睿,多士盈庭復藹藹。
先生而言言易入,及其事至恐不逮。
姑置區區論商鑒,覆轍不遠那容再。
行看正道動前席,盛時難逢願自愛。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繼起
繼續興起。 清 朱燾 《北窗囈語》:“獨名重之士,每致繼起無人。” 章炳麟 《文學說例》:“自歷史變故,諸子繼起,意內言外,分析始多。”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二章第八節:“ 四川 大邑 反教會鬥爭爆發後, 川 南大震。 崇慶 、 灌縣 、 郫縣 等地先後繼起, 綦江 且有義和團的活動。”
老手
在政界、某一專門職業、工業界或藝術界多年供職的老人或由於多年供職而經驗豐富者
一位有二十年工作資歷的老手
幹這一行他是老手
便當
可隨身攜帶的便當乾糧
兩個女兒都已上中學,每天自己準備自己的便當
調鼎
(1).烹調食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余見宰人嘆曰:‘ 伊尹 與 易牙 同知調鼎,而有賢不肖之殊。’” 唐 劉禹錫 《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赴東都》詩:“侍膳曾調鼎,循陔更握蘭。”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左傳》:‘ 晏子 曰:“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是古人調鼎用梅醢也。”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八:“《農桑通訣》曰:又一種澤蒜,可以香食。 吳 人調鼎,率多用此。”
(2).喻任宰相治理國家。語本《韓詩外傳》卷七:“ 伊尹 ,故 有莘氏 僮也,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其遇 湯 也。” 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詩:“未逢調鼎用,徒有濟川心。” 元 薩都剌 《題光春卷上有蕭滕王三學士贊》詩:“未經調鼎休惆悵,會見留酸到子孫。” 清 張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韻》:“自此期調鼎,無端怨失弓。”
(3).指治理國家的才能。 唐 皇甫冉 《彭祖井》詩:“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鼎獻明光。”
度正名句,送李君亮安撫赴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