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王丹桂的《臨江仙 贈石遇仙等》
全文:
稽首同途聽教化,休教虛度流年。
常生覺照道心堅。
包容他過失,整頓自邪偏。
分上本無人我相,閒中認正根原。
但迷假合起攀援。
永沉煩惱海,難證大羅天。
參考注釋
常生
(1).長生不老。《列子·天瑞》:“生者不能生,化者不能化,故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雲笈七籤》卷八:“太漠為玄重之根,開陰為常生之源。”
(2).一定的生性。《六韜·文啟》:“天有常形,民有常生。”
(3).即 常生子 。 晉 葛洪 《抱朴子·釋滯》:“ 常生 降志於執鞭, 莊公 藏器於小吏。”
(4).固定的財產。《管子·法禁》“身無職事,家無常姓” 唐 尹知章 註:“姓,生也。身既無職事,家又無常生。”參見“ 常姓 ”。
道心
(1).指天理,義理。《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蔡沉 集傳:“心者,人之知覺,主於中而應於外者也。指其發於形氣者而言,則謂之人心,指其發於義理者而言,則謂之道心。”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道心者,喜怒哀樂之未發者也。”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大心》:“其直指人心見性,妄意天性,不知道心,而以惟危之人心為性也。” 馮友蘭 等註:“ 宋 儒認為道心就是天理,人心就是人慾。天理是精微的,人慾是危險的。”
(2).客觀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漢 王充 《論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虛語,難得道心,人猶不信。”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爰自 風 姓,暨於 孔氏 ,玄聖創典,素王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 陸侃如 註:“道是自然之道,那么道的心應該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
(3).佛教語。菩提心;悟道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四·釋道溫》:“義解足以析微,道心未易可測。”《壇經·般若品》:“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西遊記》第一回:“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臂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
王丹桂名句,臨江仙 贈石遇仙等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常生覺照道心堅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