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造的《再次韻酬葉進卿》
全文:
病翁耐病杯杓里,鼠矢壓書毫不泚。
眼中凜凜黃初年,讀詩意欲凌紫煙。
君才王佐綬猶墨,公外從容作詩客。
心期與俗馬牛風,化頑惠弱清而容。
不學玄明剛制酒,不學陶公辭五斗。
斯民信君如詛盟,飲羊攫金皆用情。
聖皇旰食求賢意,姓字今應御屏記。
太微清都上雲雨,鹽梅調鼎極可否。
一艇付我眠溪雲,詠歌太平橫紫君。
十行看君拜天語,去酌天漿列仙俯。
參考注釋
聖皇
對皇帝的尊稱。 漢 班固 《東都賦》:“於是聖皇乃握乾符,闡坤珍,披皇圖,稽帝文。” 三國 魏 曹植 《應詔》詩:“將朝聖皇,匪敢晏寧。” 唐 李商隱 《韓碑》詩:“嗚呼聖皇及聖相,相與烜赫流淳熙。”《舊唐書·房琯傳》:“ 琯 昨於南朝為聖皇制置天下,乃以 永王 為 江南 節度, 潁王 為 劍南 節度, 盛王 為 淮南 節度。”
旰食
(1).晚食。指事務繁忙不能按時吃飯。《左傳·昭公二十年》:“ 奢 聞 員 不來,曰:‘ 楚 君、大夫其旰食乎!’”
(2).泛指勤於政事。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司空潁川韓稜》:“今 興 官尊任重,經略千里,當聽訟侍祠,班詔勸課,早朝旰食,夕惕若厲。” 唐 杜甫 《送樊侍御赴漢中判官》詩:“至尊方旰食,仗爾布嘉恩。”《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大陸>發刊辭》:“於是大陸之君臣,乃由此而旰食矣。”
求賢
尋求賢能的人。《詩·周南·卷耳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 漢 劉向 《說苑·君道》:“故明君在上,慎於擇士,務於求賢。” 唐太宗 《春日玄武門宴群臣》詩:“庶幾保貞固,虛己厲求賢。”《宋史·忠義傳一·李若水》:“正宜置驛求賢,解榻待士,采其寸長遠見,以興治功。”
姓字
姓氏和名字,猶姓名。《墨子·經說上》:“聲出口,俱有名,若姓字。” 南朝 宋 謝惠連 《祭古冢文》:“銘誌教, 楊志 在萬馬叢中聞姓字,千軍隊里奪頭功。”《水滸傳》第六回:“不因這番比試,有分教, 楊志 在萬馬叢中聞姓字,千軍隊里奪頭功。”
御屏
皇帝用的屏風。 宋 田錫 《御覽序》:“可以銘於座隅者,書於御屏;可以用於帝道者,録為御覽。”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潘庭堅王實之》:“上怒不答,徑轉御屏。” 明 唐順之 《贈春岩王尹朝京》詩:“此行人共羨,名在御屏前。”
陳造名句,再次韻酬葉進卿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