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傅良的《和汪仲嘉樓大防二尚書賀鄭貴和華文休致韻》
全文:
巋然名節萬人尊,詩落文昌帝九閽。
耄及衛公還失策,早如疎傳亦傷恩。
華文延閣如今少,神武修門自古存。
我與東樓最欣慕,掖垣燈火幾同論。
參考注釋
巋然
高高挺立而顯得穩固的樣子
巋然不動
巋然獨存
名節
名譽與節操。
出處:
《漢書·龔勝傳》:“二人相友,並著名節。”
晉 李密 《陳情事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晉書·呂光載記》:“欲全卿名節 ,不使貽笑將來。”
宋 王禹偁 《上史館呂相公書》:“今館中之士先進者……皆砥礪名節,老於文學。”
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董先生(董其昌)曰:‘ 公(袁可立)護名節,勝於功名。善刀而藏,見機勇退’”
明 于謙《無題》: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 。
許傑 《鄰居》一:“人家的名節呢,你不能輕易毀壞。”
文昌帝
見“ 文昌帝君 ”。
九閽
(1).九天之門。亦指九天。 唐 劉禹錫 《楚望賦》:“高莫高兮九閽,遠莫遠兮故園。”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卷三:“常恨羽翼未生,九閽難叩。”《花月痕》第三回:“名花落溷已含冤,欲借天風叫九閽。”
(2).喻朝廷。 宋 曾鞏 《答葛蘊》詩:“春風吹我衣,暮召入九閽。”《明史·王家屏傳》:“小民愁苦之聲殷天震地,而獨未徹九閽。” 清 陳夢雷 《東行口占》之一:“襆被登車謝九閽,三年囚首一身存。”
陳傅良名句,和汪仲嘉樓大防二尚書賀鄭貴和華文休致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