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磔裂三千年,何處人間有完璧

艾性夫 《賦壬一侄孫破硯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艾性夫的《賦壬一侄孫破硯》

全文:
山翁手持青石骨,疑是元寶瘞中物。
支床搗練應不然,中裂何由半存沒。
冰池既決不可隄,鏡面已破那能規。
達人不必顧墮甑,好事大率逢轟碑。
寒蟬飽飲供曉滴,盡了山中病磨墨。
太和磔裂三千年,何處人間有完璧

艾性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艾性夫太和磔裂三千年,何處人間有完璧書法作品欣賞
太和磔裂三千年,何處人間有完璧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磔裂

(1).車裂人體。後亦指凌遲處死。《後漢書·董卓傳》:“恨不得磔裂姦賊於都市,以謝天地。” 李賢 註:“磔,車裂之也。” 唐 元稹 《苦雨》詩:“安得 飛廉 車,磔裂雲將軀。” 宋 王禹偁 《諫議大夫臧公墓志銘》:“不踰月,刼盜如故。公捕獲之,皆磔裂而徇,然後以聞。”

(2).分割;割裂。《文選·揚雄<長楊賦>》:“分剓單于,磔裂屬國。” 呂延濟 註:“磔裂,破也。” 唐 王續 《負苓者傳》:“自 伏羲氏 洩道之密,漏神之幾,分張大和,磔裂元氣,使天下之智者詭道逆出。”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三》:“南渡前,經義簡實典古,有補世教,豈若近世浮虛磔裂者所為,宜為先儒之所深取也。”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三:“駢文家尚對偶,講聲韻,固然是可文而文之,可是古文家的磔裂章句,也何嘗不是可文而文之呢?”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人間

[man’s world;the world] 指整個人類社會;世間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宋· 沈括《夢溪筆談》

完璧

(1).完好的玉石。比喻完美的人或事物。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言事·疏論奪情》:“ 林莊敏 一代名臣,非後生所敢擅議,此事亦完璧之瑕雲。”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入 湖南 後,除《岳陽樓》一首外,並少完璧。” 夏衍 《<上海屋檐下>自序》:“這近乎完璧的人選鼓動我對於劇本上演的興致。”

(2).舊時用以比喻處女。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高宗立儲》:“ 孝宗 與 恩平郡王 璩 同養於宮中……﹝ 高宗 ﹞嘗各賜宮女十人, 史丞相 浩 時為 普安 府教授,即為王言:‘上以試王,當謹奉之。’王亦以為然。閲數日,果皆召入。 恩平 皆犯之矣, 普安 者,完璧也。已而皆竟賜焉,上意遂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汝女猶完璧,無疑我始亂終棄也。” 清 吳下阿蒙斷袖篇·法外縱淫》:“ 河南 一巨室……恆蓄幼妾三四人,至二十歲,則治奩具而嫁之,皆宛然完璧。”

(3).比喻將原物完好地歸還或退回。《西遊記》第六十回:“千萬借扇搧滅火焰,保得 唐僧 過山,即時完璧。” 明 王世貞 《與龔克懋書》:“來幣卻,附使完璧。”參見“ 完璧歸趙 ”。

艾性夫名句,賦壬一侄孫破硯名句

詩詞推薦

太和磔裂三千年,何處人間有完璧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