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元寂宮生祠行》
全文:
間台珍館嚴鶴林,老桂鉅竹籠春陰。
騎鶴仙翁杳莫尋,適從何來貂插金。
裳佩丹青雜璆琳,旗旛繡采薰甲沉。
蕊函三洞羅森森,雲璈九奏鏘愔愔。
擁爐步虛搖箕參,稽道寥陽祈博臨。
庭下朝謁紛冠簪,願言福壽高於岑。
問子為誰對輒瘖,以目代口手拊襟。
伊民豺虎國蠹蟫,細大敲剝無遺針。
凜虞膏血供幾砧,巧腴曲媚求回心。
天首少戢湯火燖,庶幾沸魚逃釜鬵。
上帝福善禍必淫,高目下耳一監歆。
察此頌禱皆呻吟,革彼飛鴞懷好音。
嗚呼愛而祠者古,畏而祠者今。
安得皞相忘,武城弦歌單父琴。
參考注釋
湯火
(1).滾水與烈火。《素問·逆調論》:“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是為何病?” 宋 王安石 《車螯》詩之二:“往往湯火間,身盡殻空存。”
(2).比喻極端危險的事物或處境。《尹文子·大道上》:“民之長幼臨敵,雖湯火不避。”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用能免羣生於湯火,納百姓於休和。”《晉書·荀晞傳》:“雖陷湯火,大義所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生自獨居,若離湯火,但覺淒寂。”
(3).比喻極端焦慮、急迫的心情。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三:“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 晉 袁宏 《後漢紀·章帝紀上》:“今輦轂下,民食不造歲,湯火之憂也。”《陳書·沉炯傳》:“一者以年將六十,湯火居心,每跪讀家書,前懼後喜,溫枕扇席,無復成童。”
謂燙傷和燒傷。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黃櫨》:“洗赤眼及湯火、漆瘡。”
庶幾
(1) 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釜鬵
釜和鬵。皆古代炊具。《詩·檜風·匪風》:“誰能亨魚,溉之釜鬵。”《韓非子·備內》:“今夫水之勝火亦明矣,然而釜鬵閒之,水煎沸竭盡其上,而火得熾盛焚其下。” 宋 范仲淹 《閱古堂詩》:“虎豹卷韜略,鯨鯢投釜鬵。” 明 方孝孺 《石鏡精舍記》:“邑士 童君 伯禮 既以禮葬其父於舍南之 石鏡山 ,與三弟謀合貲產共釜鬵以食。”
洪咨夔名句,元寂宮生祠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