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三和》
全文:
曾課山間種藝詩,自猶不記更誰知。
豈無鼠盜食新筍,曾有鳳來棲老枝。
未敢名為真福地,便應喚做小仇池。
籃輿只合村夫舉,兒子門生負笈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籃輿
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著行走,類似後世的轎子。《晉書·孝友傳·孫晷》:“ 富春 車道既少,動經江川,父難於風波,每行乘籃輿, 晷 躬自扶持。”《宋書·隱逸傳·陶潛》:“ 潛 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轝籃輿。” 清 方文 《贈孫子穀》詩:“蹇予腳疾愁歸路,直遣籃輿送到家。”
只合
只應;本來就應該。 唐 薛能 《游嘉州後溪》詩:“當時 諸葛 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 金 元好問 《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二折:“早知哥哥來到,只合遠接。” 茅盾 《虹》十:“這班馴良的受帝國主義豢養慣的奴才只合丟在 黃浦江 里。”
村夫
(1).鄉下人,農人。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十五:“ 雲龍山 人 張天驥 者,一無知村夫耳。”《三國志平話》卷中:“忽一日,皇叔請教軍…… 張飛 素有欺 孔明 之心,於階下大叫:‘皇叔不可!牧牛村夫豈能為軍令!’”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稗史》:“因思委巷瑣談,雖不足與辨,然使村夫野婦聞之,足使顛倒黑白。”
(2).粗俗的人。 元 周文質 《鬥鵪鶉·詠小卿》套曲:“那其間美女,摟著村夫,怎做得賢愚不並居。”《水滸傳》第九回:“ 柴進 見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頭到此,如何恁地輕意?快將進去。’”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這等的佳人,尚且落在村夫之手,我們兩個,一發是該當的了。”《花城》1981年增刊第4期:“村夫陋見,不值一談。”
兒子
(1) 某人直系血統的下一代男性
有兩個兒子的家
(2) 下一代男性後裔;父母所生的男性孩子
門生
漢人稱親受業者為弟子,相傳受業者為門生。後世門生與弟子無別,甚至依附名勢者,也自稱門生
負笈
(1).背著書箱。形容所讀書之多。 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故玉屑滿篋,不為有寶;誦詩書負笈,不為有道。” 馬非百 注釋:“負笈,背著書箱。這裡‘負笈’與‘滿篋’對文,是説所讀的書多得要用所背的書箱來計算。”
(2).背著書箱。指遊學外地。《後漢書·李固傳》“常步行尋師” 李賢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後漢書》:“ 固 改易姓名,杖策驅驢,負笈追師 三輔 ,學‘五經’,積十餘年。” 唐 白居易 《相和歌辭·短歌行二》:“負笈塵中游,抱書雪前宿。” 孫中山 《中國之革命》:“ 滿清 之昏弱,日益暴露,外患日益亟,士大夫憂時感憤,負笈於 歐 、 美 、 日本 者日眾。”
劉克莊名句,三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