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題柴言山水》
全文:
陰陰山木合,幽處著柴荊。
喧中有靜意,水車終日鳴。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陰陰
(1).幽暗貌。 唐 李端 《送馬尊師》詩:「南入 商山 松路深,石牀溪水晝陰陰。」 宋 蘇軾 《李氏園》詩:「陰陰日光淡,黯黯秋氣蓄。」 沉從文 《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洗過了臉,我方走出房門,看看天氣陰陰的,像要落雨的神氣,一切皆很黯淡。」
(2).深邃貌。 南朝 齊 謝朓 《直中書省》詩:「紫殿肅陰陰,彤庭赫弘敞。」
(3).猶隱隱。微痛貌。《素問·咳論》:「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王冰 註:「脾氣主右,故右胠下陰陰然深慢痛也。」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二折:「一會家陰陰的腹痛似錐挑。」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二章:「他心裡陰陰作痛。」
蔭蔽覆蓋。
山木
(1).山中的樹木。《左傳·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魚鹽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瞿溪山僧》詩:「鑽燧斷山木,掩岸墐萬戶。」 唐 白居易 《自題小草亭》詩:「土階全壘塊,山木半留皮。」
(2).古歌名。《文選·江淹<恨賦>》:「若乃 趙王 既虜,遷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趙王 遷流 房陵 ,思故鄉,作《山木》之嘔,聞者莫不隕涕。」 清 錢謙益 《<梅村先生詩集>序》:「夫所謂不學而能者,《三侯》、《垓下》、《滄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稱心而衝口者是也。」參閱 清 王念孫 《讀書雜誌·淮南內篇二十》。
柴荊
(1).做柴用的小木。 唐 杜甫 《晨雨》詩:「暫起柴荊色,輕霑鳥獸羣。」 仇兆鰲 註:「柴荊,小木。」一本作「 紫荊 」。 清 方文 《窮冬六詠·無薪》:「依人斬蒿艾,無處拾柴荊。」
(2).指用柴荊做的簡陋門戶。 唐 白居易 《秋遊原上》詩:「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荊。」 宋 王安石 《送贊善張君西歸》詩:「柴荊雀有羅,公子數經過。」 清 白華山人 《<十洲春語>序》:「今晨初霽,予方畚掘擁土,周匝樊槿,啄啄然聞有叩柴荊者。」
(3).借指村舍。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恭承古人意,促裝反柴荊。」 唐 溫庭筠 《秋日旅舍寄義山李侍御》詩:「一水悠悠隔 渭城 , 渭城 風物近柴荊。」 明 高濂 《玉簪記·命試》:「春風桃李遍柴荊,花館琴書不絶吟。」
陸游名句,題柴言山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