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錢處仁的《念奴嬌》
全文:
勛門積慶,為皇家此日,重生賢輔。
崧岳儲神須信道,非特當年申甫。
清白傳芳,高明馳譽,材更兼文武。
黑頭年少,風雲還會龍虎。
天為指日垂弧,張旜持節,不遣穹廬去。
中使傳宣,頒賜錫齎,清曉歡聲旁午。
兩世光華,一門榮耀,盛事夸千古。
祝公千歲,廟堂長佐賢主。
參考注釋
中使
宮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後漢書·宦者傳·張讓》:“凡詔所徵求,皆令 西園 騶密約勑,號曰‘中使’。”《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勉膳禁哭,中使相望。” 張銑 註:“天子私使曰中使。” 唐 白居易 《繚綾》詩:“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忽見有二中使,齎天子手詔,召 曾太師 決國計。”
頂用,好用。 元 武漢臣 《老生兒》楔子:“好孩兒也,這錢直恁般中使!” 元 秦簡夫 《東堂老》第三折:“您孩兒往常不聽叔叔的教訓,今日受窮,纔知道這錢中使,我省的了也。”
傳宣
(1).傳達宣布。《後漢書·公孫瓚傳》:“令婦人習為大言聲,使聞數百步,以傳宣教令。”《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三年》:“使臣傳宣取物,承前止是口傳詔令,別無憑由,致因緣盜取錢物。”
(2).指宣傳。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三章:“再增乎此,則地太遠,人太多,傳宣之腦筋漸不敏捷,則合眾難。”
(3).傳令宣召。 宋 范鎮 《東齋記事》卷一:“正月十四日,上御樓,遣中使傳宣從官”。《宣和遺事》後集:“ 粘罕 使人白帝曰:‘此北國皇后弟也,傳宣至此,催促陛下議諭事。’”《三俠五義》第十七回:“有勞夫人,傳宣官差完了。”
(4).猶傳揚。 明 邵璨 《香囊記·褒封》:“億兆騰歡,四海傳宣。” 郭沫若 《集外·不滅的光輝》:“ 魯迅 精神是早在被人傳宣著的,但這精神的真諦,不就是‘不妥協’的三個字嗎?”
(5).傳達號令的官吏。《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三年》:“今請下入內侍省置傳宣契約司,專差內臣一員主之。”《說岳全傳》第五七回:“ 宋 營軍士拾得箭書,忙與傳宣説知。”
頒賜
賞賜;分賞
頒賜匾額
頒賜勳章
清曉
清晨;天剛亮的時候
清曉的微風,略帶涼意
聲旁
分析漢字形體的術語。指形聲字結構中表示讀音的部分。與形旁相對而言。如“糧”、“崖”,分別由形旁“米”、“山”與聲旁“量”、“厓”構成。參見“ 形聲 ”。
錢處仁名句,念奴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