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文珦的《星諸兄輓詞》
全文:
吾宗老兄弟,夫子最高明。
問學窮根柢,公忠出性情。
夙能全至孝,元不念修程。
道自成均重,身由射策榮。
把麾聞列郡,持橐貳春卿。
得請還山早,居家舊疾平。
正安琳館樂,忽報玉樓成。
死後名逾盛,生前志未行。
他年如定謚,諡號決當清。
參考注釋
問學
(1).求知;求學。《禮記·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 鄭玄 註:“問學,學誠者也。”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學記》云:‘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小者則小鳴,叩之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謂善問學者,必待盡其詞理委曲之意。” 明 宋濂 《故紹慶路儒學正柳府君墓志銘》:“府君為兒時,重遲不戲,潛心於問學,及壯,益孳孳自治。”
(2).猶學問。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六:“試將此酒反觀我,胸中問學當日新。”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五》:“ 用修 自以工考訂饒問學,而 仲弘 、 天挺 ,屢以無辜遭劇詆,不亦寃哉。” 吳佐清 《中國仿行西法紡紗織布應如何籌辦俾國家商民均獲利益論》:“鯫生問學素陋,聞見不多,拉雜成篇,不知有當於萬一否。”
根柢
(1).草木的根。柢,即根。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根柢槃深,枝葉峻茂。” 唐 章孝標 《玄都觀栽桃十韻》:“根柢終盤石,桑麻自轉蓬。” 宋 蘇軾 《小圃五詠·人參》:“上藥無炮灸,齕齧盡根柢。”
(2).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礎。《後漢書·王充王符傳論》:“百家之言政者尚矣,大略歸乎寧固根柢,革易時敝也。” 宋 陸游 《寄題方伯謩遠庵》詩:“ 方侯 胸中負經濟,議論源源有根柢。”《紅樓夢》第一一八回:“但自古聖賢,以人品根柢為重。” 魯迅 《書信集·致金肇野》:“木刻的根柢也仍是素描,所以倘若線條和明暗沒有十分把握,木刻也刻不好。”
(3).植根。 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夫音者始於宮,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宮商也。” 宋 蘇舜欽 《哀穆先生文》:“讀書益勤,為文章益根柢於道。” 清 戴名世 《<意園制義>自序》:“余之為是也,非苟易也。根柢於先儒理學之書,未之敢失也。”
公忠
公平忠實;盡忠為公。《莊子·天地》:“吾謂 魯 君曰:‘必服恭儉,拔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民孰敢不輯!’” 成玄英 疏:“拔擢公平忠節之人。”《韓非子·三守》:“羣臣持祿養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此謂明劫。”《後漢書·張酺傳》:“左中郎將 何敞 及言事者多訟 酺 公忠,帝亦雅重之。” 唐 高適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詩:“ 樂毅 吾所憐,拔 齊 翻見猜; 荊卿 吾所悲,適 秦 不復迴。然諾多死地,公忠成禍胎。” 茅盾 《子夜》五:“他心裡佩服 吳蓀甫 的調度真不錯,同時忍不住也來發表一些公忠愛國的意見。”
性情
人的稟性和氣質;性格,脾氣
易發怒的性情
必句性情。——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人之性情
釋文珦名句,星諸兄輓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