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南北朝謝朓的《齊雩祭歌 赤帝 二》
全文:
火景方中南訛秩。靡草雲黃含桃實。
參考注釋
火景
指日影。 南朝 齊 謝朓 《齊雩祭樂歌·歌赤帝》:“火景方中南譌秩,靡草雲黃含桃實。” 唐 陸龜蒙 《和懷華陽潤卿》:“火景應難到洞宮,蕭閒堂冷任天風。”
方中
(1).正中。《詩·鄘風·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於 楚 宮。” 朱熹 集傳:“定,北方之宿,營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管子·幼官》:“發善必審於密,執威必明於中,此居圖方中。” 尹知章 註:“此立時之政, 管氏 別五其圖,謂之方圖,而上位居中。”
(2).猶世間。對“方外”而言。《世說新語·德行》“未嘗見其喜慍之色” 劉孝標 注引《嵇康別傳》:“此亦方中之美范,人倫之勝業也。”
(3).指古代帝王的壽穴。《史記·酷吏列傳》:“﹝ 張湯 ﹞調為 茂陵 尉,治方中。” 裴駰 集解:“《漢書音義》曰:‘方中,陵上土作方也。 湯 主治之。’ 蘇林 曰:‘天子即位,豫作陵,諱之,故言方中。’” 宋 程大昌 《考古編·周太祖葬劍甲袞冕》:“然嘗記 唐 人有一書,備載 乾陵 之役:每鑿地得土一車,即載致千里外,換受沙礫以回,實之方中,故方中不復本土。”
(4).始處正中。《莊子·天下》:“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陸德明 釋文:“謂日方中而景已復昃。”
南訛
(1).亦作“ 南為 ”、“ 南偽 ”、“ 南譌 ”。指夏時耕作及勸農等事。《書·堯典》:“申命 羲叔 ,宅南交,平秩南訛,敬致。” 孔 傳:“訛,化也。掌夏之官,平敘南方化育之事……四時同之,亦舉一隅。”《史記·五帝本紀》:“申命 羲叔 ,居 南交 。便程南為,敬致。” 司馬貞 索隱:“春言東作,夏言南為,皆是耕作營為勸農之事。”《漢書·王莽傳中》:“予之南巡,必躬載耨,每縣則薅,以勸南偽。” 南朝 齊 謝朓 《雩祭歌》:“火景方中南譌秩,靡草雲黃含桃實。”
(2).南方主夏屬火, 炎帝 所司。因用以借稱火神。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賦》:“又若南訛赫怒,人失其所,焦砂爛石以何盛,輕箑纖絺而曷御。” 清 楊模 《閏六月初七夜月》:“南訛莫認火西流,顧兔高懸略似鉤。”
靡草
(1).語本《論語·顏淵》:“草上之風,必偃。”謂草木順風而倒。 漢 桓寬 《鹽鐵論·疾貪》:“上之化下,若風之靡草,無不從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三》:“古之利器, 吳 楚 湛盧, 大夏 龍雀,各冠神都;可以懷遠,可以柔逋,如風靡草,威服九區,世甚珍之。”
(2).草名。《禮記·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麥秋至。” 鄭玄 註:“舊説雲靡草,薺、亭歷之屬。” 孔穎達 疏:“以其枝葉靡細,故云靡草。”
含桃
櫻挑的別稱。《禮記·月令》:“是月(仲夏之月)也,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 鄭玄 註:“含桃,櫻桃也。”《淮南子·時則訓》:“羞以含桃。” 高誘 註:“含桃,鶯所含食,故言含桃。”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曲》之二:“含桃紅萼蘭紫芽,朝日灼爍發園華。” 宋 蘇軾 《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色如含桃,大如薏苡。” 宋 洪邁 《夷堅三志己·吳女盈盈》:“﹝ 王山 ﹞作長歌答之曰:‘……鶯啄含桃未嚥時,便會吟詩風動竹。’”
謝朓名句,齊雩祭歌 赤帝 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