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秋晚雜書三十首》
全文:
疇昔夏之夜,百蟲無不鳴。
侵尋迫秋杪,惟有蟠蟀聲。
微物乏巨喙,寒翅厲酸清。
露將化為霜,欲鳴聲不成。
瓦石有深縫,緘默逃汝生。
不然且立死,焉問懶婦驚。
天地布肅令,詎別物重輕。
豈惟螻蟻蟄,神龍亦潛形。
參考注釋
豈惟
見“ 豈唯 ”。
螻蟻
螻蛄和螞蟻。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夫吞舟之魚大矣,盪而失水,則為螻蟻所制。——《韓詩外傳》
螻蟻之力
神龍
(1).謂龍。相傳龍變化莫測,故有此稱。《韓詩外傳》卷五:“如神龍變化,斐斐文章,大哉,《關雎》之道也!”《文選·張衡<西京賦>》:“若神龍之變化,章後皇之為貴。” 薛綜 註:“龍出則昇天,潛則泥蟠,故云變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我所仗劍,神龍見授,以誅後伏,以斬不臣。”
(2). 三國 吳 都 建業 正殿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抗 神龍 之華殿,施榮楯而捷獵。” 劉逵 註:“ 神龍 , 建業 正殿名。”
潛形
隱藏形跡。 唐 呂岩 《酹江月》詞:“水虎潛形,火龍伏體,萬丈毫光烈。” 明 郎瑛 《七修續稿·事物·戴進傳》:“ 戴 嘗奔走南北,動由萬里,潛形捉筆,經幾春秋,無利祿以繫之也。” 明 張四維 《雙烈記·滅醜》:“天兵到此,鬼魅即潛形。”
方回名句,秋晚雜書三十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