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次韻俞好問慶予七十》
全文:
固窮早類從心孔,懶讀今如便腹邊。
時制堪驚小戴記,初筵敢擬衛公篇。
云何此老偏令壽,其或斯文遂有傳。
見一庵前碧溪在,花瓢歸飲許仙泉。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時制
(1).指時節和制度。《詩·鄘風·定之方中序》:“ 文公 徙居 楚丘 ,始建城市而營宮室,得其時制,百姓説之,國家殷富焉。” 孔穎達 疏:“既得其時節,又得其制度。”
(2).指當時的制度。 清 陳天華 《中國革命史論》第二章第一節:“他若 鄭 人游於鄉校,以詆毀時政,時制毫不禁之。”
(3).時令;季節。《孫子·計篇》:“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俞樾 《俞樓雜纂·著書餘料·<孫子·計篇>》:“時制,當讀為時節。‘節’與‘制’一聲之轉。《國語·晉語》:‘夫祀,國之大節也。’ 韋 註:‘節,制也。’是其義亦相通。”
(4).謂送終之物需每一季度都有所添置。《禮記·王制》:“六十歲制,七十時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 孫希旦 集解:“歲制者,謂送死之具,於每歲有所制也;時制,於每時有所制也;月制,於每月有所制也。六十已衰,始制為送死之具;至七十、八十,而所制彌備;至九十,又於所制者曰脩也。”後以“時制”借指七十歲。《周書·儒林傳·沉重》:“ 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過時制,表請還 梁 。”
(5).當代流行的文章體例。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古文公式》:“但 汪氏 不知文用古法,而公式必遵時制。”
小戴
(1).稱 漢 戴聖 。《漢書·儒林傳·孟卿》:“ 德 號 大戴 ,為 信都 太傅; 聖 號 小戴 ,以博士論 石渠 ,至 九江 太守。由是《禮》有 大戴 、 小戴 、 慶氏 之學。” 宋 呂定 《糟蟹和潘德父》詩:“ 大戴 笑汝無穴空雙螯, 小戴 笑汝有筐如 子皋 。”
(2).指《小戴記》。 羅惇曧 《文學源流》:“《禮記》本不稱經, 戴德 、 戴聖 皆傳《禮經》而為之記。及 鄭康成 注《小戴》,故《小戴記》獨重,即今傳之《禮記》也。”
(3).稱 南朝 宋 戴顒 。 戴逵 與其子 顒 皆善畫,世稱 戴顒 為 小戴 。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卷五:“﹝ 戴逵 ﹞善圖賢聖,百工所范, 荀 衛 以後,實為領袖。及乎子 顒 ,能繼其美。” 清 吳偉業 《風入松·題和州守楊仲延所寄鷹阿山人戴君畫》詞:“翰墨幽人 小戴 ,文章太守 歐陽 。”
初筵
《詩·小雅·賓之初筵》:“賓之初筵,左右秩秩。” 鄭玄 箋:“大射之禮,賓初入門,登堂即席,其趨翔威儀甚審知,言不失禮也。” 朱熹 集傳:“初筵,初即席也。”後指宴飲之始,亦泛指宴飲。 唐 杜甫 《牽牛織女》詩:“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 宋 王禹偁 《右衛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有彯纓結佩之士,羅列於初筵。” 清 黃景仁 《夜飲孫吟秋齋頭鄰家火發歸而成此並訊吟秋》詩:“可憐小戶當初筵,已見流珠眼芒起。”
方回名句,次韻俞好問慶予七十名句
名句推薦
廬山面目真難識,疊嶂層巒競勝奇
* 《初遊藝機廬山》其中乃貪穢,盡日魚蝦求
曾安強《白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