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以此遘憂患,竟為多言犯要津
洪傳經 《述懷》名句出處
出自近現代洪傳經的《述懷》
全文:
疏狂無意逐功名,舞舌川湘又楚秦。
學匯中西空自許,言非理則不相因。
那知以此遘憂患,竟為多言犯要津。
甚矣書生無一用,未能權變且謀生。
參考注釋
以此
(1).猶言用這,拿這。《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君因謂 武侯 曰:‘試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劉大白 《小鳥之群》:“如果枷鎖鐐銬,是一種榮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驕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當是時,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剛為柔, 朱家 亦以此名聞當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原來納粟入監的,有幾般便宜:好讀書,好科舉,好中,結末來又有個小小前程結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願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學生。”
憂患
憂慮、禍患
生於憂患。——《孟子·告子下》
多言
(1).猶言好講閒話;多說。《詩·鄭風·將仲子》:“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 仲 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二世 曰:‘吾願得一郡為王。’弗許。又曰:‘願為萬戶侯。’弗許。曰:‘願與妻子為黔首,比諸公子。’ 閻樂 曰:‘臣受命於丞相,為天下誅足下,足下雖多言,臣不敢報。’麾其兵進。 二世 自*殺。” 宋 王安石 《不詁自明》:“ 倉頡 造書,不詁自明。於乎多言,只誤後生。” 明 陳子龍 《病鸚鵡》詩:“多言老更甚,解夢病增疑。”《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石老鼠 聽見這話,方才不敢多言了。”
(2).猶常說。《朱子語類》卷八:“人多言為事所奪,有妨講學。此為不能使舡,嫌溪曲者也。”
要津
重要渡口,泛指水陸交通要道。比喻顯要的地位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古詩十九首》
賓從雜遝實要津。——杜甫《麗人行》
位居要津
洪傳經名句,述懷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那知以此遘憂患,竟為多言犯要津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