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全文:
少小耽文字,初非哲匠能
空令為己學,老矣見何曾。

趙蕃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趙蕃少小耽文字,初非哲匠能書法作品欣賞
少小耽文字,初非哲匠能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少小

年幼;年青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文字

(1)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 文書;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哲匠

(1).指明達而富有才能的大臣。《文選·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哲匠感蕭晨,肅此塵外軫。” 李周翰 註:“哲,智也;匠,謂善宰萬物者;謂 桓玄 也。” 唐 王維 《和僕射晉公扈從溫湯》詩:“謀猷歸哲匠,詞賦屬文宗。”

(2).指有高明技術的工匠。 唐 黎逢 《水化為鹽賦》:“伊昔煮海為鹽,以稟乎天……是知水化之利可貴,哲匠之謀可研。” 唐 劉禹錫 裴度 《予自到洛中與樂天為文酒之會聯句》:“洪鑪思哲匠,大廈要羣材。” 宋 范仲淹 《金在鎔賦》:“熠耀騰精,乍躍洪鑪之內,縱橫成器,當隨哲匠之心。”

(3).泛指有高超才藝的文人、畫家等。 唐 杜甫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詩:“學業醇儒富,辭華哲匠能。”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敘畫之興廢》:“圖畫之妙,爰自 秦 漢 ,可得而記;降於 魏 晉 ,代不乏賢,洎乎南北,哲匠間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張子容》:“﹝ 張子容 ﹞興趣高遠,略去凡近。當時哲匠,鹹稱道焉。” 清 王士禛 《師友詩傳錄》:“若夫神工哲匠,顛倒經樞,思若連絲,應之杼軸;文如鑄冶,逐手而遷。”

趙蕃名句,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名句

詩詞推薦

少小耽文字,初非哲匠能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