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文蔚的《廬山雜詠天池》
全文: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一枕僧榻清,鐘磬半空里。
平生此名山,籍籍滿吾耳。
乘興作遠遊,杖策自不已。
行行到絕頂,塵世知隔幾。
雲煙出其下,渺視猶萬里。
山川與人物,往往盡蒙被。
始疑翻雪濤,混同一彭蠡。
頃刻開一罅,初見山邐迤。
仿佛人世界,未可詳目指。
山中為予言,此地去天咫。
風雨晦冥候,與世殊不似。
霖潦方下作,山頭旋磨議。
雲深此埋屋,山下乃不爾。
歷驗予所言,其言亦非詭。
未必隔仙凡,高深實殊軌。
初*夜現佛燈,數星林末起。
如螢復如炬,或明亦或上。
昔聞頗甚怪,今見乃如此。
寄語登山人,仍須細窮理。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逯欽立 註:“行行,漸漸。” 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3).猶言走一走。《西遊記》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乾?’ 行者 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 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後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
(2).各行各業。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論語·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 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絕頂
(1) 超群的;卓越的;極端的;異常的
聰明絕頂
(2) 最高級的;最高程度的
如此絕頂的漂亮
塵世
佛教、道教等指人世間,現實世界
陳文蔚名句,廬山雜詠天池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