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彭龜年的《挽張南軒先生八首》
全文:
平生中興念,渴飲而飢食。
落落不可合,令人氣填臆。
歸來牧桂州,才人用轉窄。
撫摩日多暇,整整戎事飭。
偏伍聯浮游,坐作親部勒。
異時了劇寇,乃此諸校力。
論兵較利鈍,夫豈謂深識。
牛刀何施宜,功乃在雞肋。
誰知我公心,抆淚三嘆息。
參考注釋
論兵
研究軍事和兵法。《戰國策·秦策二》:“ 甘茂 攻 宜陽 ,三鼓之而卒不上。 秦 之右將有尉對曰:‘公不論兵,必大困。’” 鮑彪 註:“言不以兵法治士也。”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開府當朝傑,論兵邁古風。” 清 黃遵憲 《為何翽高兵部題<象山圖>》詩:“叩門海客偶談 瀛 ,發篋《陰符》或論兵。”
利鈍
(1) 鋒利與滯鈍
兵器各有利鈍
(2) 順利與困難
事先權衡利鈍
深識
(1).謂見識深遠。 漢 班彪 《王命論》:“超然遠覽,淵然深識。”《後漢書·杜林傳》:“古之明王,深識遠慮。”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華 著論言龜卜可廢,可謂深識之士矣。”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 海瑞 ﹞真是錚錚一漢子,但只是有些風顛,又寡深識。”
(2).指有深刻見識的人。 晉 葛洪 《抱朴子·接疏》:“以長才而遇深識,則不待歷試,而相知之情已審矣。”
(3).深知,深刻了解。 明 李贄 《初潭集·師友六·隱逸》:“ 李德裕 稱之曰:‘隱而有名,顯而無事,不窮不達, 嚴光 之比。’非但善狀 志和 ,亦且深識 嚴光 。”
彭龜年名句,挽張南軒先生八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論兵較利鈍,夫豈謂深識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