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若水的《徐大宰生日》
全文:
潭潭相府開日邊,瑞光錯落勝非煙。
珊鞭皂帽千騎聯,袖中各有崧高篇。
惟公妙年少比肩,筆底詞藻爭春妍。
千佛經上名高懸,層霄未許孤鴻鶱。
牛刀稍奏驚九天,召對紫殿席為前。
舌本治道如湧泉,重瞳屢矚眷予偏。
駸駸台省難淹延,徑躋政府持論堅。
彼奸不容外蕃宣,寺人炎炎國柄專。
力嘗抗之甘下遷,吾道不行乃命邅。
豈能俯首學阿諞,青雲斜飛二十年。
皇家累聖寶籙傳,太平推在商周先。
金人穹帳鄰幽燕,覘我弛備紛振鞭。
長驅近甸羅戈鋋,赤子枕藉吁可憐。
肉食者鄙議拘攣,金帛寶玩平山巔。
併割三鎮充垂涎,縣官聰明新位乾。
搜舉真相窮八埏,公鎮北門惠化沿。
左右國人皆曰賢,賜環歸來胡不遄。
父老泣把衣裙牽,白麻疏詔光台躔。
挈提宇宙歸陶甄,西北兩路尚控弦。
雖有盟好數棄捐,民貧到骨瘼未痊。
宿弊如毛費除蠲,仁祖良規人所便。
熙豐法誤今判然,斡旋鴻鈞須至權。
規規小手徒自纏,昔欲裕民反招愆。
茲其時矣盍勉旃,無使治行專潁川。
上天有意扶危顛,俾公之壽自綿綿,不須辟穀學神仙。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左右
(1) ∶左和右兩方面
主席台左右,紅旗迎風飄揚
(2) 附近;兩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身邊
在帝左右
(4) 近臣;隨從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帥左右登牙城拒戰。——《資治通鑑·唐紀》
左右擁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史記》
(6) 反正
我左右閒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數量詞後面表示概數
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
斷斷續續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
(9) 身邊辦事的人,侍從
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國人
(1).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內的人。《周禮·地官·泉府》:“國人郊人從其有司。” 賈公彥 疏:“國人者,謂住在國城之內,即六鄉之民也。”《左傳·成公十三年》:“ 子駟 帥國人盟於大宮。”《史記·伯夷列傳》:“ 叔齊 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三章第五節:“農民住在田野小邑,稱為野人;工商業者住在大邑,稱為國人。”
(2).國內之人,全國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 唐 韓愈 《題楚王廟》詩:“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 昭王 。” 宋 葉適 《祭潘叔度文》:“若夫父母兄弟,安其義而不以為勞;朋友國人,化其節而不以為異。” 鄒魯 《中國同盟會》:“國人相視,皆伯叔兄弟諸姑姊妹,一切平等。”
賜環
亦作“ 賜圜 ”。舊時放逐之臣,遇赦召還謂“賜環”。語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環。” 楊倞 註:“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與之環則還,與之玦則絶,皆所以見意也。” 唐 張說 《出湖寄趙冬曦》詩之二:“ 湘浦 未賜環, 荊門 猶主諾。”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聞繫》:“自解一官,又經數載。 軾 兒謫任 武林 ,未獲賜環訊息; 轍 兒召居諫院,猶然落魄規模。” 清 陳康祺 《壬癸藏札記》卷一:“他書多稱 稚存 賜圜,由 文正 力,蓋非事實也。”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嗚呼 長素 ,何樂而為是耶?熱中於復辟以後之賜環,而先為是齟齬不了之語,以聳東胡羣獸之聽,冀萬一可以解免。”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胡不
何不。《詩·鄘風·相鼠》:“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詩·唐風·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史記·張耳陳餘列傳》:“苟必信,胡不赴 秦 軍俱死?”《漢書·韋賢傳》:“黃髮不近,胡不時監?”
李若水名句,徐大宰生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