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廌的《無渡河》
全文:
無渡河,無渡河,中有龍門之雪浪,天池之洪波。
上有碧崖之岌嶪,下有暗石之嵯峨。
蛙蚓得志相譏訶,況復龍蜃與黿鼉。
崇朝一舍即我郊,黎民一葦平可過。
無渡河,無渡河,招招舟子不足信,彼亡維楫將奈何。
參考注釋
渡河
通過江河
招招
(1).招呼貌。《詩·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毛 傳:“招招,號召之貌。” 鄭玄 箋:“舟人之子號召當渡者。” 清 許潤 《己巳六月拜別家慈之楚》詩:“舟子招招促行李,殘書數卷裹破被。”
(2).搖擺蕩漾貌。 南朝 齊 謝朓 《始之宣城郡》詩:“招招漾輕檝,行行趨巖趾。” 唐 劉禹錫 《桃源行》:“漁舟何招招,浮在 武陵 水。”
(3).長軟貌。《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肝脈來耎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 王冰 註:“如竿末梢,言長耎也。”
舟子
駕船的人——亦稱“船夫”
至河問渡,舟子拒之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明· 魏學洢《核舟記》
不足信
不值得信任
維楫
亦作“ 維檝 ”。繫船之繩和船槳。 漢 賈誼 《治安策》:“若夫經制不定,是猶度江河亡維楫,中流遇風波,船必覆矣。” 漢 桓寬 《鹽鐵論·刑德》:“執法者,國之轡銜;刑罰者,國之維檝也。故轡銜不飭,雖 王良 不能以致遠;維檝不設,雖良工不能以絶水。”
奈何
(1) 怎么辦
無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3) 又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於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於酒肆。——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4) 懲治;對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李廌名句,無渡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