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感遇其一》
全文:
吾愛王子晉,得道伊洛濱。
金骨既不毀,玉顏長自春。
可憐浮丘公,猗靡與情親。
舉首白日間,分明謝時人。
二仙去已遠,夢想空殷勤。
可嘆東籬菊,莖疏葉且微。
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輝。
當榮君不採,飄落欲何依。
昔余聞姮娥,竊藥駐雲發。
不自嬌玉顏,方希鍊金骨。
飛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
紫宮夸蛾眉,隨手會凋歇。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潔。
巫山賦彩雲,郢路歌白雪。
舉國莫能和,巴人皆捲舌。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絕。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舉國
整個國家
舉國歡慶
巴人
(1).古 巴州 人。 唐 劉禹錫 《雜曲歌辭·竹枝》:“ 楚 水 巴 山江雨多, 巴 人能唱本鄉歌。”
(2).古曲名。 晉 張協 《雜詩》之五:“《陽春》無和者,《巴人》皆下節。” 唐 李白 《古風》之二一:“試為《巴人》唱,和者乃數千。”詳“ 下里巴人 ”。
捲舌
捲起舌頭。形容不敢直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八:“公置甲兵欄騎,當是致疑於僕也。將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 晉 郭頒 《古墓斑狐記》:“將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謀之士,望門而不進。”參見“ 捲舌 ”。
(1).不開口;閉口不言。《文選·揚雄<解嘲>》:“是以欲談者捲舌而同聲,欲步者擬足而投跡。” 李善 註:“言不敢奇異也。故欲談者捲舌而不言,待彼發而同其聲。”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猛士嬰城,謀臣捲舌。” 瞿蛻園 註:“捲舌:不開口,無計可施。” 唐 李白 《感遇》詩之四:“舉國莫能和, 巴 人皆捲舌。” 明 劉基 《述志賦》:“眾畏讒而捲舌兮,孰能白予之忠誠。”
(2).星名。《漢書·天文志》:“﹝ 元帝 ﹞二年五月,客星見 昴 分,居捲舌東可五尺,青白色,炎長三寸。占曰:‘天下有妄言者。’”《隋書·天文志上》:“捲舌六星在﹝昴﹞北,主口語,以知佞讒也。”
(3).喻邪佞之人。 清 錢謙益 《賀文司理詩冊序》:“自今以往,固將黜捲舌於天街,投讒人於有北。”
(4).把舌頭捲起來。
李白名句,感遇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