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葉適的《送呂子陽自永康攜所解老子訪餘留未久其家報》
全文:
收纓古蜜浦,抱袂生薑門。
九九書自註,邀余綴篇端。
久衰余學廢,彌隱子道尊。
時維冬雷數,雲雪常晝昏。
火把起夜色,丁鞋明齒痕。
小邦肥羜聞,蝦蛤濫充盤。
椒橙失滋味,糝絮勞傾吞。
詰朝報家問,剪書徵阿孫。
苦陳鄉人飢,采蕨啖其根。
倉封井花滿,淘米安得渾。
覓翁如覓父,願假東飛翰。
念之不遑處,喟焉整歸鞍。
我老澹百慮,身世兩莫存。
欲私一壠潤,豈救大地乾。
西城柳遙遙,北寺江漫漫。
勿令嗟來死,以慰行路難。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嗟來
(1).嘆詞。來,語助。《莊子·大宗師》:“嗟來 桑戶 乎!嗟來 桑戶 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
(2).“嗟來之食”的略語。 漢 桓寬 《鹽鐵論·孝養》:“夫嗟來而招之,投而與之,乞者猶不取也。” 晉 陶潛 《有會而作》詩:“嗟來何足吝,徒沒空自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閨智·樂羊子妻》:“志士不飲 盜泉 ,廉士不食嗟來,況拾遺金乎!”參見“ 嗟來之食 ”。
行路難
(1).行路艱難。亦比喻處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詩:“風塵荏苒音書絶,關塞蕭條行路難。”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詩:“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樂府雜曲歌辭名。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原為民間歌謠,後經文人擬作,采入樂府。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難》三首都較著名。《晉書·袁山松傳》:“初, 羊曇 善唱樂, 桓伊 能輓歌,及 山松 《行路難》繼之,時人謂之‘三絶’。” 陳去病 《少年行》之三:“勸君莫誦《行路難》,勸君莫復居 長安 。”
葉適名句,送呂子陽自永康攜所解老子訪餘留未久其家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