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權德輿的《書紳詩》
全文:
和靜有真質,斯人稱最靈。
感物惑天性,觸里紛多名。
禍機生隱微,智者鑒未形。
敗禮因近習,哲人自居貞。
當令念慮端,鄙嫚不能萌。
苟非不逾矩,焉得遂性情。
謹之在事初,動用各有程。
千里起步武,彗雲自纖莖。
心源一流放,駭浪奔長鯨。
淵木苟端深,枝流則貞清。
和理通性術,悠久方昭明。
先師留中庸,可以導此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和理
(1).中和之道。《莊子·繕性》:“古之治道者,以恬養知……知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 成玄英 疏:“知之與恬交相養也,斯則中和之道,存乎寸心,自然之理,出乎天性。”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 章炳麟 《論式》:“﹝ 魏 晉 之文﹞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達,可以為百世師矣。”
(2).謂處事和洽而得當。《禮記·昏義》:“婦順備而後內和理,內和理而後家可長久也。” 馬睎孟 曰:“和則有理,理則有義。”《南史·劉孺傳》:“﹝ 孺 ﹞出為 晉陵 太守,在郡和理,為吏人所稱。”
通性
通常的性質;共同的性質
悠久
長久;久遠
一種悠久的民族意識傳統
悠久成物之理。——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昭明
(1).顯明;顯著。《書·堯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孔 傳:“昭亦明也。” 宋 司馬光 《<呂獻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譏著之策書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 明 張居正 《翰林院讀書說》:“廼今聖化昭明,觀人文以化成天下。”
(2).使顯明。《國語·周語下》:“夫禮之立成者為飫,昭明大節而已。” 漢 班固 《典引》:“臣固常伏刻誦聖論,昭明好惡,不遺微細。”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睢水》:“乃共勒嘉石,昭明芳烈。”
(3).光明。《詩·大雅·既醉》:“君子萬年,介爾昭明。” 高亨 註:“昭明,光明也。”《韓詩外傳》卷三:“故天不變經,地不易形,日月昭明,列宿有常。” 明 吳承恩 《<淮郡文獻志>後序》:“又何以對古開來,博大昭明,若斯也哉。”
(4).指炎神。《楚辭·王褒<九懷·昭世>》:“使 祝融 兮先行,令 昭明 兮開門。” 王逸 註:“炎神前驅。”
(5).星名。《史記·天官書》:“昭明星,大而白,無角,乍上乍下。” 司馬貞 索隱:“《釋名》為筆星,氣有一枝,末鋭似筆。”
(6).古宮殿名。 三國 吳 孫晧 於 甘露 二年建。故址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三國志·吳志·孫晧傳》“夏六月,起 顯明宮 ” 裴松之 注引 晉 無名氏《太康三年地記》:“ 昭明宮 方五百丈, 晧 所作也。避 晉 諱,故曰 顯明 。”
(7).人名。相傳為上古 玄王 契 的兒子, 商 成湯 的祖先。見《荀子·成相》。
(8).人名。 夏 禹 之臣。相傳與 伯封叔 作衍歷。見 宋 羅泌 《路史·後紀十二·夏後氏》。
(9). 南朝 梁武帝 長子 蕭統 的諡號。曾召集文士編撰《文選》三十卷,輯錄 秦 漢 以來詩文,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參閱《梁書·昭明太子統傳》。
權德輿名句,書紳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