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萬里的《十月四日,同子文,克信,子潛,子直,材翁》
全文:
誠齋老子不柰靜,偶拄烏藤出苔徑。
獨游無伴卻成愁,群從同行還起興。
每過一家添一人,須臾保社如煙雲。
褰裳涉溪溪水淺,著屨度橋橋柱新。
蓬萊一點出塵外,南溪里在千花里。
芙蓉照波上下紅,琅玗繞屋東西翠。
槿籬竹戶重複重,雞鳴犬吠青霞中。
蓬萊老仙出迎客,朱顏綠髮仍方瞳。
餐菊為糧露為醑,染霧作巾雲作屨。
欣然領客到仙家,行盡蓬萊日未斜。
更傾仙瓢酌仙酒,酒外瓢邊亦何有。
偶看小樹雙團欒,碧琉璃葉黃金丸。
主人忍吃不忍摘,笑道未霜猶帶酸。
小僮隨我勇過我,不管仙翁惜仙果。
爭挽風枝揀霜顆,爭獻滿盤來飣坐。
隔水蓬萊看絕奇,蓬萊看水海如池。
主人勸客對絕境,不飲令儂怒生癭。
何如寄下未盡瓢,留待早梅賞疏影。
參考注釋
褰裳
(1).撩起下裳。《詩·鄭風·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 溱 。”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褰裳以越滄海,企佇而躍九玄。”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又西建廳事臨水,窗牖洞開,使花、山澗、湖光、石壁褰裳而來。”
(2).相傳 公輸班 為 楚 設定雲梯,欲攻 宋 , 墨翟 聞之,“自 魯 趍而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 郢 說 楚王 。事見《戰國策·宋衛策》、《淮南子·修務訓》。 南朝 陳 徐陵 《讓散騎常侍表》:“昔 墨子 諸生褰裳救 楚 , 魯連 隱士高論卻 秦 ,況乎謬蒙知己,寧無感激。”後遂以“褰裳”為不辭勞苦,急於為國事奔波之典。 清 黃宗羲 《錢忠介公傳》:“時平則高洗耳,世亂則美褰裳。”
(3).謂帝王讓位。典出《竹書紀年》卷上:“﹝十四年卿雲見,命 禹 代 虞 事﹞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精華已竭,褰裳去之。’於是八風循通,慶雲叢聚,蟠龍奮迅於其藏,蛟魚踴躍於其淵。龜鱉鹹出其穴,遷 虞 而事 夏 。 舜 乃設壇於 河 ,依 堯 故事。”《舊唐書·忠義傳上·蘇安恆》:“豈不思 虞舜 褰裳, 周公 復辟,良以 大禹 至聖, 成王 既長,推位讓國,其道備焉。” 清 唐孫華 《讀梅村先生<鹿樵紀聞>有感題長句》之五:“運終三百合褰裳,誰謂憂勤致覆亡。”
溪水
指從山裡流出來的水流。《三國志·吳志·朱桓傳》:“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廣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淺者半之,諸軍勒兵渡去, 桓 自斷後。” 唐 王建 《贈華州鄭大夫》詩:“ 少華 山雲當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夢珂》:“從山頂流下許多條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楊萬里名句,十月四日,同子文,克信,子潛,子直,材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