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四七皆塵跡,獨有先生跡未塵
楊潛 《題釣台》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潛的《題釣台》
全文:
遐想當年隱富春,生涯只寄一絲綸。
幸逢白水為真主,肯向青山訪故人。
試問勒功依日月,何如占象動星辰。
回頭四七皆塵跡,獨有先生跡未塵。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回頭
(1) 把頭轉向後方
(2) 悔悟;改邪歸正
及早回頭
(3) 少等一會兒;過一段時間以後
回頭再談
回頭見
四七
(1).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年。《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光武 先在長安時,同捨生 彊華 自 關中 奉赤伏符,曰:‘ 劉秀 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鬭野,四七之際火為主。’” 李賢 註:“四七,二十八也,自 高祖 至 光武 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際也; 漢 火德,故火為主也。”《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四七之期必盡,百六之數溘屯。”原註:“ 齊 初踐祚計止於二十八年。”
(2).二十八。四乘七所得。亦指人年二十八歲。《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3).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 東漢 開國功臣 雲台 二十八將。《文選·張衡<東京賦>》:“我 世祖 忿之,乃龍飛 白水 ,鳳翔參墟,授鉞四七, 共工 是除。” 李善 註:“四七,二十八將也。”《文選·左思<魏都賦>》:“相兼二八,將猛四七。” 張載 註:“四七者, 漢 光武 二十八將也。” 清 王闓運 《擬李鴻章陳苗事摺子》:“ 援 ( 馬援 )之智勇,冠於四七。”參見“ 二十八將 ”。
(4).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宿。《後漢書·劉瑜傳》:“蓋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燿,關之盛衰者也。” 李賢 註:“四七,二十八宿也。諸侯為天子守四方,猶天之有二十八宿。《漢官儀》曰:‘天子建侯,上法四七也。’” 前蜀 杜光庭 《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詞》:“伏以四七在天,垂文定位;三八鎮地,設象分靈。”
(5).舊俗,人死後每隔七天為忌日,祭奠一次。第四個忌日稱“四七”。《儒林外史》第二六回:“ 鮑廷璽 哭著應道:‘小的父親死了。’ 向道臺 道:‘沒了幾時?’ 鮑廷璽 道:‘明日就是四七。’”參見“ 七七 ”。
塵跡
見“ 塵跡 ”。
亦作“塵蹟”。猶陳跡。 唐 羊士諤 《梁國惠康公主輓歌詞》之一:“湯沐成塵跡,山林遂寂寥。” 宋 范成大 《王希武通判輓詞》之一:“堂堂今不見,塵跡自依然。”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佩響些些,塵跡謝繁華。”
獨有
(1).獨自具有;獨自據有。《管子·形勢》:“召遠者,使無為焉;親近者,言無事焉;唯夜行者,獨有也。” 支偉成 通解:“夜行,謂陰行其德,則人不與之爭,故獨有之也。”《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
(2).只有;特有。《史記·曆書》:“是時,獨有 鄒衍 ,明於五德之傳,而散訊息之分,以顯諸侯。” 唐 張籍 《賀周贊善聞子規》詩:“此處誰能聽,遙知獨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這樣猖獗,真是 中國 獨有的怪現象。” 毛澤*東 《冬雲》詩:“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獨行。《莊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成玄英 疏:“人慾出眾,而己獨游,眾無此能,故名獨有。”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楊潛名句,題釣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