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韓公閱古堂》
全文:
兵閒四十年,士不識金革。
水旱數千里,民流誰墾闢。
公初來視之,嘻此乃予責。
將法多益辦,萬千由十百。
整齊談笑間,進退有寸尺。
曰此易為耳,在吾繩與墨。
天成而地出,古所重民食。
貯儲非一朝,人命在旦夕。
惟茲將奈何,敢不竭吾力。
木牛尚可運,玉罄猶走糴。
因難乃見材,不止將有得。
公言初未信,終歲考成績。
驕墯識恩威,謳吟起羸瘠。
貔貅著行,倉廩飽堆積。
文章娛閒暇,傳記尋往昔。
英英文與武,粲粲圖四壁。
酒令列諸將,談鋒摧辯客。
周旋顧視間,是不為無益。
循吏一州守,將軍萬夫敵。
於公豈止然,事業本夔稷。
富壽及黎庶,威名懾夷狄。
當歸廟堂上。
有位久虛席。
大匠不揮斧,眾工隨指畫。
從容任群材,文武各以職。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富壽
《孔子家語·賢君》:“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壽也。”後以“富壽”謂富裕而長壽。 唐 蘇頲 《命新除牧守面辭敕》:“自古帝王莫能獨理,爰樹侯伯,所以分政,則今都督、刺史之謂矣。蓋欲亭之毒之,納於富壽,不夭不札,以致和平。” 宋 范仲淹 《陽禮教讓賦》:“斯射也,可以止其暴*亂;斯飲也,可以樂其富壽。” 宋 歐陽修 《韓公閱古堂》詩:“富壽及黎庶,威名懾夷狄。”
黎庶
眾民,民眾
威名
因力量或武功而得到的名望
威名遠揚
夷狄
(1).古稱東方部族為 夷 ,北方部族為 狄 。常用以泛稱除華夏族以外的各族。《論語·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漢書·蕭望之傳》:“聖王之制,施德行禮,先京師而後諸夏,先諸夏而後夷狄。”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詩:“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 魯迅 《墳·論“他*媽*的!”》:“ 唐 以後,自誇族望的風氣漸漸消除;到了 金 元 ,已奉夷狄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
(2).指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國語·鄭語》:“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數也。” 唐 韓愈 《毛穎傳》:“其子孫甚多,散處中國夷狄,皆冒 管城 。” 唐 聶夷中 《行路難》詩:“莫言行路難,夷狄如中國。”
(3).視為夷狄。《公羊傳·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稱人?夷狄之也。”《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其謂之 秦 何?夷狄之也。”《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論》:“以 五代 之君而視 十國 ,夷狄之則未可也。”
歐陽修名句,韓公閱古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