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衛宗武的《次韻憫雨》
全文:
百穀仰雨而蕃滋,乃穎乃苞乃成實。
鍤雲方喜高下齊,大田俄報東南坼。
民窮至此噫亦甚,無年餓死其無日。
佛靈猶示致涓流,人力焉能施寸尺。
況當十室九室空,可堪百里千里赤。
仰天無路扣彼蒼,望雲自旦尋至黑。
一歲不稔百沴生,所憂豈止人艱食。
聲嗟氣嘆方載途,屈莫求伸枉莫直。
繇有來感則有應,影中央委員一機端可必。
時遷事改理不移,今日天工豈殊昔。
烹羊乃雨古語云,何假雷師起河伯。
調元贊化更有人,怪魃螟蝝俱蟄跡。
人心既悅天意從,利澤須能致甘澤。
油然沛然苗勃興,奚用象龍施五色。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十室
(1).十戶。《漢書·伍被傳》:“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為亂者十室而六。”
(2).猶言家家戶戶。《隋書·音樂志上》:“ 有夏 多罪, 殷 人塗炭。四海倒懸,十室思亂。”
九室
(1).古時九嬪和九卿分別治事之所。《周禮·考工記·匠人》:“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鄭玄 註:“九室,如今朝堂諸曹治事處。” 賈公彥 疏:“此九嬪之九室與九卿九室相對而言之:九卿九室是治事之處;則九嬪九室亦是治事之處。”
(2).指古明堂的九間房屋。《大戴禮記·明堂》:“明堂者……凡九室。” 王聘珍 解詁:“《隋書·牛弘傳》引 蔡邕 《明堂月令論》云:‘明堂制度之數,九室以象九州。’”
(3).即九廟。天子的祖廟。 唐 杜甫 《朝享太廟賦》:“壬辰,既格於道祖,乘輿即以是日致齋於九室。”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制度·九廟》:“ 武德 元年始立四廟, 正觀 七年立七廟, 開元 十年增太廟為九室。”
(4).道教謂人體中的“上宮”(腦)和“九竅”。《黃庭內景經·常念》:“九室正虛神明舍。” 梁丘子 註:“九室,謂頭中九宮之室及人之九竅,使上宮榮華,九竅真正,則眾神之所止舍也。”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夫入九室以精思,存真一以招神者。” 前蜀 杜光庭 《王宗玠宅弘農郡夫人降聖日修大醮詞》:“正身心於九室,撿神氣於三關。”
可堪
用於問句句首,等於說“那堪”、“怎堪”,即“那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衛宗武名句,次韻憫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