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許有壬的《木蘭花慢 秦淮,次湯碧山教授韻》
全文:
問東來何處,控吳越,壯江淮。
愛十里縈紆,水雲圖畫,鼓吹風雷。
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
酒旆高懸別浦,繡簾低拂長桅。
疏狂常與世情乖。
勝地卻須來。
漫懷古長歌,後庭花落,斜日潮回。
傷心舊時明月,照淒涼亡國恨無涯。
為問水邊鷗鷺,人間幾夢庭槐。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回頭
(1) 把頭轉向後方
(2) 悔悟;改邪歸正
及早回頭
(3) 少等一會兒;過一段時間以後
回頭再談
回頭見
下臨
下對;下視。 漢 枚乘 《七發》:“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 南朝 齊 王巾 《頭陁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唐 杜甫 《寄董卿嘉榮》詩:“下臨千仞雪,卻背五繩橋。”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淮南子·泰族訓》:“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範圍廣袤。《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張銑 註:“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雲!”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越無地。”《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於無地。”
朱樓
謂富麗華美的樓閣。《後漢書·馮衍傳下》:“伏朱樓而四望兮,採三秀之華英。” 唐 白居易 《驪宮高》詩:“高高 驪山 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西湖二集·吹鳳簫女誘東牆》:“ 潘用中 始初見對面樓上畫閣朱樓,好生齊整。” 清 龔自珍 《洞仙歌》:“此花開近處,不是朱樓,傑閣三層絶依倚。”
天開
超越常規的活動, 煥發、奔放
異想天開
許有壬名句,木蘭花慢 秦淮,次湯碧山教授韻名句
名句推薦
誰最苦兮誰最苦?報人義士深相許
李賀《 * 行》粉消莫染,猶是秦宮,綠擾雲鬟
吳文英《慶 * (無射商趙中錢得閒園)》
詩詞推薦
![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