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

許有壬木蘭花慢 秦淮,次湯碧山教授韻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許有壬的《木蘭花慢 秦淮,次湯碧山教授韻》

全文:
問東來何處,控吳越,壯江淮。
愛十里縈紆,水雲圖畫,鼓吹風雷。
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
酒旆高懸別浦,繡簾低拂長桅。
疏狂常與世情乖。
勝地卻須來。
漫懷古長歌,後庭花落,斜日潮回。
傷心舊時明月,照淒涼亡國恨無涯。
為問水邊鷗鷺,人間幾夢庭槐。

許有壬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許有壬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書法作品欣賞
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回頭

(1) 把頭轉向後方

(2) 悔悟;改邪歸正

及早回頭

(3) 少等一會兒;過一段時間以後

回頭再談

回頭見

下臨

下對;下視。 漢 枚乘 《七發》:“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 南朝 齊 王巾 《頭陁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唐 杜甫 《寄董卿嘉榮》詩:“下臨千仞雪,卻背五繩橋。”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淮南子·泰族訓》:“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範圍廣袤。《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張銑 註:“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雲!”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越無地。”《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於無地。”

朱樓

謂富麗華美的樓閣。《後漢書·馮衍傳下》:“伏朱樓而四望兮,採三秀之華英。” 唐 白居易 《驪宮高》詩:“高高 驪山 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西湖二集·吹鳳簫女誘東牆》:“ 潘用中 始初見對面樓上畫閣朱樓,好生齊整。” 清 龔自珍 《洞仙歌》:“此花開近處,不是朱樓,傑閣三層絶依倚。”

天開

超越常規的活動, 煥發、奔放

異想天開

許有壬名句,木蘭花慢 秦淮,次湯碧山教授韻名句

詩詞推薦

  • 和陶詩·飲酒詩二十首其十

    李賢明代〕樂茲桑榆景,翻思在東隅。我昔驅車出,冒行荊棘途。康莊在何許,不得遂長驅。歸來臥北窗,一枕清風餘。安得
  • 興慶池侍宴應制

    蘇瑰唐代〕金闕平明宿霧收,瑤池式宴俯清流。瑞鳳飛來隨帝輦,祥魚出戲躍王舟。帷齊綠樹當筵密,蓋轉緗荷接岸浮。如臨
    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 詩詞名句
  • 送祖印忠師南歸

    蘇頌宋代〕擾擾京華客,營營不自間。胡為丘壑者,亦到市朝間。孤月無留影,歸雲靡定山。東南清勝處,羨子一舟還。
    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 詩詞名句
  • 題儀真天寧寺

    趙善括宋代〕短棹客千里,炷香人小留。禪房深寂寂,世事易悠悠。去此兩槐夏,驚予雙鬢秋。鍾魚發新響,作意為重遊。
    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 詩詞名句
  • 句·其二

    孫覺宋代〕兒童竊食不知禁,格磔山禽滿院飛。
  • 過姑蘇

    戴表元宋代〕水天彌望接青蕪,雲氣漫漫近又無。一色好風三百里,掛帆安坐過姑蘇。
    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 詩詞名句
  • 和人賀楊僕射致政

    汪元量宋代〕蓮府公卿拜後塵,手持優詔掛朱輪。從軍幕下三千客,聞禮庭中七十人。飾帳麗詞推北巷,畫堂清樂掩南鄰。豈同
    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 詩詞名句
  • 含雲寺書事六絕句

    楊時宋代〕竹間幽徑草成圍,藜杖穿雲翠滿衣。石上坐忘驚覺晚,山前明月伴人歸。
    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 詩詞名句
  • 賀山

    徐灼宋代〕昔人來隱遁,茲山始得名。岩扃鎖積翠,石罅流余清。花石今何在,菁茅久已生。為言唐賀老,千載有殊情。
  • 秋蕊香(生日)

    史浩宋代〕玉露ED68ED68,秋色似畫,東堂宴席初開。紅萸泛壽斝,紫菊上妝檯。倚欄見、新雁已南來。落霞孤鶩徘
回頭下臨無地,盡朱樓迢隔倚天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