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蘇頲的《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制》
全文: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成蹊點更飛。
為見芳林含笑待,遂同溫樹不言歸。
參考注釋
芳林
(1).指春日之樹木。《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春曰青陽……木曰華木、華樹、芳林、芳樹。”
(2).泛指叢林。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背洞溪,對芳林。”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棲逸》:“芳林列於軒庭,清流激於堂宇。”
(3).見“ 芳林園 ”。
含笑
(1) 面露微笑
含笑不語
(2) 中國的一種常綠灌木( Michelia figo ),枝很密,葉子狹橢圓形,花淡黃色,有香味,可提取芳香油。供觀賞
(3) 這種植物的花
(4) 含笑屬植物的泛稱
川含笑
白花含笑
溫樹
同“溫室樹”。《藝文類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自綢繆軒陛,十有餘載, 溫 樹靡答,露事不詶。” 前蜀 貫休 《和韋相公見示閒臥》:“祗聞 溫 樹譽,堪鄙竹林賢。” 宋 范仲淹 《上張侍郎啟》:“ 兔苑 風移,愛甘棠而益茂; 龍池 天近,著 溫樹之 重芳。”
不言
(1).不說。《書·說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晉 孫綽 《天台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管子·心術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後知道之紀。”《南史·王儉傳》:“所以得厝私懷,實由稟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蘇頲名句,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制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