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度正的《小舟泝馬湖江》
全文:
橫斜驟雨巾折角,屈曲小舟屋打頭。
石壁愈高天愈遠,亂雲深處羈縻州。
參考注釋
橫斜
(1).或橫或斜。多以狀梅竹之類花木枝條及其影子。 宋 林逋 《山園小梅》詩:“疎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元 馬謙齋 《快活三過朝天子四邊靜·夏》曲:“竹影橫斜,荷香飄蕩。一襟滿意涼。”《廣陵潮》第三四回:“牆磚剝落,窗柱橫斜,燕子糞地上都堆白了。”
(2).代指橫斜之物。 宋 范成大 《伏聞知府秘書欲取小杜桐廬詩語以見花名堂計梅開堂成歸舟已下南浦》詩:“説與橫斜應早計,不須更待雪花催。”此指梅花。
驟雨
暴雨。《老子》:“驟雨不終日。” 宋 秦觀 《滿庭芳·詠茶》詞:“曉色雲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 明 無名氏 《白兔記·訪友》:“百花逢驟雨,萬木怕深秋。”《花城》1981年第3期:“有次,下了場仲夏的驟雨,甜菜組的姑娘和小媳婦們,都急著忙著朝林帶里躲。”
折角
(1). 漢元帝 時,少府 五鹿充宗 治 梁丘 《易》,以貴幸善辯,諸儒莫敢與抗論。人有薦 朱雲 者, 雲 入,昂首論難,駁得 充宗 無言以對。諸儒為之語曰:“ 五鹿 嶽嶽, 朱雲 折其角。”事見《漢書·朱雲傳》。後以“折角”喻指雄辯。 宋 周邦彥 《汴都賦》:“雖有注河之辯,折角之口,終日危坐,抵掌而譚,猶不能既其萬一。” 清 黃景仁 《送容甫歸里》詩:“此日眾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
(2).指在爭論中被人駁倒。《舊五代史·周書·馮道傳》:“復有 梁 朝宰臣 李琪 ,每以文章自擅,曾進《賀平中山王都表》云:‘復 真定 之逆城。’ 道 讓 琪 曰:‘昨來收復 定州 ,非 真定 也。’ 琪 昧於地理,頓至折角。” 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外交》:“看諸卿聞命即行,絶無繫戀,似此皇華之選,必無折角之虞。”
(3).謂折迭其邊角。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余嘗愛 趙子昂 《書跋》云:‘聚書藏書,良非易事。善觀書者……勿捲腦,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特指折迭頭巾之角。 清 沉育 《郭有道墓》詩:“士林爭折角,仙侶羨同舟。”參見“ 折角巾 ”。
屈曲
彎曲;曲折
畫欄屈曲
打頭
(1).帶頭;領先。 宋 陶穀 《清異錄·肢體》:“天下多口不饒人,薄德無顧藉,措大打頭,優伶次之。” 元 無名氏 《飛刀對箭》第二折:“兀那廝,十八般武藝,什麼打頭?”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他戴了一頂狗皮帽,打頭邁進裡屋來。”
(2).起初;開頭。 宋 楊萬里 《閶門外登溪船》詩:“步下新船試水初,打頭攬載適逢予。”《西遊補》第八回:“﹝判使﹞又稟:‘爺,前任的爺都是看曆本的。’ 行者 翻開看看,只見打頭就是十二月,卻把正月住腳;每月中打頭就是三十日或二十九日,又把初一做住腳。”
(3).從頭。《紅樓夢》第八一回:“你且把從前念過的書,打頭兒理一遍。”
(4).頂頭。謂風浪阻礙前進。 唐 李涉 《卻歸巴陵途中走筆寄居知言》詩:“去年臘月來 夏口 ,黑風白浪打頭吼。” 宋 范成大 《泊長沙楚秀亭》詩:“舟行風打頭,陸行泥沒鞍。” 元 薩都剌 《高郵阻風》詩:“離家十日得順水,不卸蒲帆一千里。忽然今日風打頭,寸波寸水逆上流。”
(5).指當頭。 清 陳維崧 《念奴嬌·乙巳中秋寄廣陵諸舊遊》詞:“愛殺打頭天上月,管甚中秋七夕。”
(6).碰頭。 宋 蘇軾 《戲子由》詩:“ 宛丘先生 長如丘, 宛丘 學舍小如舟,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7).謂抽頭。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今之出錢物以主博者,名曰囊家;什一徵勝者,曰打頭。”
度正名句,小舟泝馬湖江名句
名句推薦
生死不相干,打破精魂窟
釋廣《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