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耒的《歲暮歌》
全文:
北風卷雪送暮冬,重雲如山爭塞空。
百年老樹吼欲折,塌翼不見南飛鴻。
堂下幽姿亦可悅,點綴小樹花玲瓏。
老人重裘不能暖,永夜惟守深爐紅。
呼啾寒雀飛不起,飢啄凍土藏枯叢。
青春欲回水官怒,摧拉未使陽和通。
天時平分各司一,興廢誰得專其雄。
杜門解轡聊有待,行看馬腳春泥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青春
(1) 青年時代
壯麗的青春
(2) 也用於比喻
百年老廠恢復了青春
(3) 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齡
青春幾何
(4) 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蔥色,所以春天稱青春
青春作伴好還鄉。——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水官
(1).即水正。傳說中的上古五行官之一。《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其帝 顓頊 ,其神 玄冥 ” 漢 鄭玄 註:“ 玄冥 , 少皥氏 之子,曰 脩 ,曰 熙 ,為水官。”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水官夸傑黠,木氣怯胚胎。”
(2).掌管治水、徵收魚稅的官。《後漢書·百官志五》:“﹝郡縣﹞有水池及魚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漁稅。”《晉書·傅玄傳》:“詔曰:‘得所陳便宜,言農事得失及水官興廢……此誠為國大本,當今急務也。’”
(3).道教所奉天、地、水三神官之一。《宋史·方技傳上·苗守信》:“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録人之善惡。”
摧拉
摧折,摧毀。《藝文類聚》卷八十引 晉 潘尼 《火賦》:“林木摧拉,沙粒並麋。”《隋書·酷吏傳序》:“故剛克之吏,摧拉凶邪,一切禁姦,以救時弊,雖垂教義,或有所取焉。” 宋 梅堯臣 《冬日陪胡武平游西余精舍》詩:“侵晨霜氣嚴,溪口冰已合,烏榜將進遲,寒篙旋摧拉。” 李大釗 《再論新亞細亞主義》:“我們應該在那威勢煊赫的中間,看出真理的威權,因而發生一種勇氣與確信,敢與他搏戰,信他必可摧拉。”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5).陽氣。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乾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 清 姚瑩 《噶瑪蘭台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還令 文園 。”
張耒名句,歲暮歌名句
名句推薦
初見海如勺,熟視益模糊
陳獨秀《遠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