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
全文:
土暈銅花蝕秋水,要須悍石相礱砥。
十年冰櫱戰膏粱,萬里煙波濯紈綺。
歸來詩思轉清激,百丈空潭數魴鯉。
逝將桂浦擷蘭蓀,不記槐堂收劍履。
卻思庾嶺今何在,更說彭城真夢耳。
君知先竭是甘井,我願得全如苦李。
妄心不復九迴腸,至道終當三洗髓。
廣陵陽羨何足較,只有無何真我里。
樂全老子今禪伯,掣電機鋒不容擬。
心通豈復問云何,印可聊須答如是。
相逢為我話留滯,桃花春漲孤舟起。
參考注釋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詩思
做詩的思路、情致。 唐 韋應物 《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詩:“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清 王夫之 《乍開梅》詩:“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詩思在些些。”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談》:“先只聽得一片鼓鈸和鐵索聲,我正想做‘超現實主義’的語錄體詩,這么一來,詩思被鬧跑了。”
清激
(1).水流清澈湍急。 唐 韓愈 《南溪始泛》詩之三:“拕舟入其間,溪流正清激。” 明 文徵明 《宜興善權寺古今文錄敘》:“谷巖幽窅,流瀨清激。”
(2).謂清明自勵。《楚辭·劉向<九嘆·愍命>》:“或沉淪其無所達兮,或清激其無所通。” 洪興祖 補註:“此言沉淪於世俗者,困而不能達。清激以自厲者,介而不能通。”
(3).聲音清亮激越。 三國 魏 曹丕 《答繁欽書》:“揚蛾微眺,芳聲清激。”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佐》:“向聞長嘯月下,韻甚清激。”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引聲喉囀,清激慷慨。”
百丈
(1).極言高、深或遠。 漢 枚乘 《七發》:“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 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落英千尺墮,遊絲百丈飄。”《北史·西域傳·小月氏國》:“其( 小月氏國 )城東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謂百丈佛圖也。”
(2).牽船的篾纜。《宋書·朱超石傳》:“時軍人緣 河 南岸,牽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詩舟行多用百丈,問之 蜀 人,雲,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為大瓣,以麻索連貫其際,以為牽具,是名‘百丈’。”《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方使得布帆,風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 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百丈橫牽上瀨舟,三朝三暮見 黃牛 。”
(3).借指井繩。 唐 杜甫 《銅瓶》詩:“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懷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為號,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空潭
澄澈的深淵。 唐 王維 《過香積寺》詩:“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洗鍊》:“空潭瀉春,古鏡照神。體素儲潔,乘月返真。”
蘇軾名句,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