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文雷的《昭君行》
全文:
君不見未央前殿羅九賓,漢皇南面呼韓臥薪嘗膽。
無人作歌繼大雅,至今遺恨悲昭君。
丙殿春閒斗馮傅,掖庭新花隔煙霧。
票姚枉奪燕支山,玉顏竟上氈車去。
人生流落那得知,不應畫史嫌蛾眉。
痴心只共琵琶語,歸夢空隨鴻雁飛。
穹廬隨分薄梳洗,世間禍福還相倚。
上流厭人能幾時,後來燕啄皇孫死。
野狐落中高台傾,宮人斜邊曲池平。
千秋萬歲總如此,誰似青冢年年青。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票姚
亦作“ 票鷂 ”。勁疾貌。 漢 代以為武官名號。後多用指 霍去病 。《漢書·霍去病傳》:“大將軍受詔,予壯士,為票姚校尉。” 宋 葉適 《上灘》詩:“苦戰排三軍,勢壓票姚將。” 清 邵長蘅 《周將軍》詩:“將軍票鷂健絶倫,生駒攪陣刀截雲。”參見“ 剽姚 ”、“ 嫖姚 ”。
枉奪
侵凌奪取。《後漢書·竇憲傳》:“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人哉!”
燕支
(1).草名。可作紅色染料。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燕支,葉似薊,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南史·齊紀下·廢帝海陵王》:“ 武帝 時以燕支為朱衣,朝士皆服之。” 唐 盧照鄰 《和吳侍御被使燕然》:“胡笳《折楊柳》, 漢 使採燕支。”
(2).即胭脂。一種紅色的顏料。婦女用作化妝品。亦用作國畫的顏料。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南都石黛,最發雙蛾;北地燕支,偏開兩靨。”一本作“ 燕脂 ”。 唐 殷堯藩 《吹笙歌》:“伶兒竹聲愁繞空, 秦 女淚溼燕支紅。” 宋 徐鉉 《稽神錄·司馬正彝》:“婦人云:‘至都,有好粉、燕支,宜以為惠。’” 王闓運 《到廣州與婦書》:“燕支塗頰,上連雙眉。”
(3).泛指紅色。 唐 白居易 《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燕支掌中顆,甘露舌頭漿。”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九:“薜荔風號義士魂,燕支土蝕佳人骨。” 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採礦》:“一鑪光影迸燕支,好把陶鎔著意施。”
(4).指美女。 清 厲鶚 《和余葭白題唐子畏畫韓熙載夜宴圖》:“門生解事執樂句,燕支拍碎聲穿空。” 王闓運 《哀江南賦》:“紅粉之樓遂圮,燕支之色無多。”
(5).喻鮮血。 清 厲鶚 《洪襄惠公園中峰石歌》:“金閨妖血無人見,塞上燕支洗羅薦。” 古直 《惜哉行》:“濺上燕支幾點紅,更開明堂來論功。”
(6).古劍名。《廣雅·釋器》:“魚腸、醇鈞、燕支……劍也。”
(7). 漢 時 匈奴 王單于正妻的稱號。 唐 李白 《秋思》詩:“燕支黃葉落,妾望 白登臺 。”一本作“ 閼氏 ”。
(8).山名。 唐 李白 《王昭君》詩之一:“ 燕支 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王琦 注引《元和郡縣誌》:“ 燕支山 ,一名 刪丹山 ,在 丹州 刪丹縣 南五十里。東西百餘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與 祁連 同。”
(9).泛指北地;邊地。 唐 李白 《代贈遠》詩:“ 燕支 多美女,走馬輕風雪。”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下:“ 越 人北向 燕支 ,回首望 雁峰 天一涯。” 清 屈大均 《寄沉陽剩人和尚》詩:“莫厭天花隨玉麈,何妨霜鬢老 燕支 。”
玉顏
(1).形容美麗的容貌。多指美女。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溫潤之玉顏。”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擬<青青河畔草>》詩:“明志逸秋霜,玉顏艷春紅。” 唐 王昌齡 《長信秋詞》之三:“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 昭陽 日影來。” 清 鄭文焯 《謁金門》詞:“早是君心難恃,恨不玉顏先悴。”
(2).對尊長容顏的敬稱。《燕丹子》卷中:“ 丹 得侍左右,覩見玉顏,斯乃上世神靈保佑 燕國 ,令先生( 田光 )設降辱焉。”
(3).形容不老的容顏。 唐 元稹 《台中鞫獄憶舊事》詩:“憶在 開元觀 ,食柏練玉顏。” 明 宋濂 《雜體詩·效陸平原》:“君餐發靈和,神滋生玉顏。” 清 朱彝尊 《壽孟叟》詩:“玉顏長可駐,不藉蘂珠經。”
(4).形容和顏悅色。 宋 蘇軾 《戎州》詩:“何足爭強弱,吾民盡玉顏。”
氈車
以毛氈為篷的車子。《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嶷傳》:“上謀北伐,以虜所獻氈車賜 嶷 。” 宋 蘇軾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詩:“遙知金闕同清景,想見氈車碾暗塵。” 明 陸采 《明珠記·橋會》:“傍氈車立地,偷睛斜望,春光只隔流蘇帳。”
黃文雷名句,昭君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