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陳子昂的《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
全文:
曉霽望嵩丘,白雲半岩足。
氛氳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斷續。
變化竟無常,人琴遂兩亡。
白雲失處所,夢想曖容光。
疇昔疑緣業,儒道兩相妨。
前期許幽報,迨此尚茫茫。
晤言既已失,感嘆情何一。
始憶攜手期,雲台與峨眉。
達兼濟天下,窮獨善其時。
諸君推管樂,之子慕巢夷。
奈何蒼生望,卒為黃綬欺。
銘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
撫孤一流慟,懷舊日暌違。
盧子尚高節,終南臥松雪。
宋侯逢聖君,驂馭游青雲。
而我獨蹭蹬,語默道猶屯。
征戍在遼陽,蹉跎草再黃。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蒼蒼。
遠聞山陽賦,感涕下沾裳。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攜手
手拉手
攜手並肩
雲台
(1).高聳入雲的台閣。《淮南子·俶真訓》:「雲臺之高,墮者折脊碎腦,而蟁蝱適足以翱翔。」 晉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雲臺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 唐 王勃 《七夕賦》:「君王廼馭風殿而長懷,俯雲臺而自矯。」 宋 張輯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詞:「問因何五馬,踏月雲臺。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
(2). 漢 宮中高台名。 漢光武帝 時,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後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沉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今方復引領 雲臺 ,虛己 宣室 。」 唐 高適 《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雲臺 。」 宋 范成大 《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詩:「諸公上 雲臺 ,一葉渺 湘浦 。」
(3). 漢 宮中高台名。 漢明帝 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 鄧禹 等二十八將於 南宮雲台 ,後用以泛指紀念功臣名將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報 雲臺 賀,公卿拜壽巵。」 清 洪昇 《長生殿·剿寇》:「擁大將,氣雄哉,合圖畫上 雲臺 。」
(4).山名。在 陝西省 華陰縣 境。即 西嶽 華山 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於此。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九:「邀我登 雲臺 ,高揖 衛叔卿 。」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記》:「 雲臺峯 在 太華山 東北。」 清 厲鶚 《嚴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詩之二:「 雲臺峯 頂約驂鸞,杞犬芝童覓最難。」
(5).山名。在 四川省 蒼溪縣 東南,接 閬中縣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連雲港市 境內。原為海中小島,稱 郁洲 , 明 代始與大陸相連。山上有水簾洞遺蹟。 李希凡 《雲台小記》:「 雲台山 屹立在 黃海 之濱……所謂『花果山』者,只是 雲台 一百多個山頭中的一陵。」
(7).道觀名。 唐 李商隱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詩:「 錦里 差隣接, 雲臺 閉寂寥。」 馮浩 箋註:「所謂 雲臺觀 也。」 宋 劉克莊 《水龍吟·己亥自壽》詞之二:「願 雲臺 任滿,又還因任,賽 汾陽 考。」
峨眉
也寫作峨嵋、峩眉。山名。在 四川 峨眉縣 西南,因山勢逶迤,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佛教稱為 光明山 ,道教稱為「虛靈洞天」、「靈陵太妙天」。其脈自 岷山 綿延而來,突起為 大峨 、 中峨 、 小峨 三峰。頂部為玄武岩覆蓋,有 峨眉 寶光、 捨身崖 、 洗象池 、 龍門洞 等勝匚與 浙江 普陀山 、 安徽 九華山 、 山西 五台山 並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又 山東 、 河南 、 安徽 、 福建 、 廣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為名的山。
陳子昂名句,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