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郭印的《蛛網》
全文:
結網謀生用意深,可憐微物有機心。
世間欺奪休驚詫,鬥巧爭奇古至今。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世間
人世間;世界上。《百喻經·觀作瓶喻》:“諸佛大龍出,雷音徧世間。”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三:“有飲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唐 裴鉶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間非老奴不能斃此犬耳。” 宋 陸游 《高枕》詩:“高枕閒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藝到極精處,皆可成名,強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 楊朔 《滇池邊上》:“自古以來,人們常有個夢想,但願世間花不謝,葉不落,一年到頭永遠是春天。”
驚詫
亦作“驚吒”。驚訝詫異。 宋 葉適 《與呂丈書》:“大抵以乍出坑谷,忽見天地日月,不覺欣躍驚詫,過於高快。”《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十娘 遽投之(百寶箱) 江 中。 李甲 與 孫富 及兩船之人,無不驚詫。”《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焦大郎 ﹞大驚咤道:‘奇怪,奇怪,有這等事!’” 清 汪懋麟 《在昔一首贈前廷尉李映碧先生》詩:“在昔 莊烈 朝,國事足驚咤。”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東鄰墓》:“生雖驚詫,然見其縞衣翠袖,嬌小溫柔,不覺其愛之深,而畏之淺也。” 朱自清 《溫州的蹤跡·綠》:“我第二次到 仙岩 的時候,我驚詫於 梅雨潭 的綠了。”
鬥巧
亦作“鬭巧”。1.以智巧爭勝。 宋 張先 《漢宮春·蠟梅》詞:“何人鬭巧,運紫檀,翦出蜂房。”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世之學者,如入百戲之場,讙謔跳踉、聘奇鬭巧、獻笑爭妍者,四面而競出,前瞻後盼,應接不遑。” 茅盾 《題趙丹白楊合作<紅樓夢>菊花詩畫冊》詩:“多少傳神手,鬥巧畫紅裝。”
(2).引申為投機取巧。 清 王韜 《瓮牖餘談·給予文憑》:“文憑之給逐年加增,可見鬭巧趨利之人愈久愈多矣。”
(3).湊巧。《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可煞事有鬭巧,方纔開得舖三兩日,一個漢子從外面過來,就是那 郭排軍 。”《醒世恆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事有鬥巧,物有故然,卻來得遲些,都散了。”
(4).古代七夕宮廷遊戲。 宋 無名氏 《致虛雜俎》:“七夕, 徐婕妤 雕鏤菱藕,作奇花異草,攢於水晶盤中以進上。至定昏時,上自散置宮中几上,令宮人闇中摸取,以多寡精粗為勝負,謂之鬭巧,以為歡笑。”
爭奇
競相逞其奇特。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晚年好游,所到 黃山 、 白岳 、 羅浮 ……覺山水各自爭奇,無重複者。”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黃山谷詩三》:“詩果意思沉著,氣力健舉,則雖和諧圓美,何嘗不沛然有餘?若徒以生僻爭奇,究非大方家耳。”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郭印名句,蛛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