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鎡的《夢遊仙/戚氏》
全文:
晴晝永,閒步小園中。
羽帔雲輕蒼佩響,寶冠星瑩紺紗籠。
波秀淺蛾峰。
琳洞窈,人靜理絲桐。
泛指餘音搖桂影,過牆高韻入松風。
月上翠樓東。
參考注釋
羽帔
以羽毛製作的披肩。為神仙或道士所用。 唐 許渾 《聞釋子棲玄欲奉道因寄》詩:“欲求真訣戀禪扃,羽帔方袍盡有情。”《雲笈七籤》卷九七:“羽帔扇翠暉,玉佩何鏗零。”
寶冠
(1).飾以寶物之冠。多指佛及其徒眾所戴者。《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如來頭寶冠而足蓮花,言懸河而心巨海。”《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虔恭三禮,仰示慈尊,寶冠亞而風颯苻枝,瓔珞搖而霞飛錦樹。”
(2).指花朵。 宋 韓琦 《北第同賞芍藥》詩:“芍藥名高致亦難,此觀妖艷滿彫欄。酒酣誰欲張珠網,金細偏宜間寶冠。” 宋 徐積 《姚黃》詩:“君看此花肌肉豐,一尺餘高千萬重。粧面深藏青步障,寶冠斜墮碧霞叢。”
紗籠
(1).紗制燈籠。 唐 白居易 《宿東亭曉興》詩:“溫溫土爐火,耿耿紗籠燭。” 宋 高觀國 《御街行·賦轎》詞:“歸來時晚,紗籠引道,扶下人微醉。” 元 張子堅 《得勝令》曲:“錦衣搭白馬,紗籠照道行。” 清 納蘭性德 《生查子》詞:“獨夜背紗籠,影著纖腰畫。”
(2).謂以紗蒙覆貴人、名士壁上題詠的手跡,表示崇敬。典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 王播 少孤貧,嘗客 揚州 惠昭寺 木蘭院 ,隨僧齋飡。諸僧厭怠, 播 至,已飯矣。後二紀, 播 自重位出鎮是邦,向之題已碧紗幕其上。 播 繼以二絶句曰:‘……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後用作詩文出眾的讚詞。 宋 劉過 《沁園春·題黃尚書夫人書壁後》詞:“記 東坡 賦就,紗籠素壁, 西山 句好,簾捲晴珠。” 清 李漁 《憐香伴·議遷》:“他日重來,駟馬難容。四壁佳篇,早著紗籠。” 寧調元 《柬蛻庵三什》詩之三:“偶栽紅豆便盈枝,仗汝紗籠壁上詞。”
(3).猶紗罩。舊時婚禮中新娘罩面的紗巾。 清 李漁 《風箏誤·婚鬧》:“你們都迴避,好待我揭去紗籠看阿嬌。”《天雨花》第三六回:“弟們雖在來觀看,紗籠罩面怎分明?”
(4).馬來語saron的音譯。 東南亞 一帶用以圍裹身體的長布,為服飾之一。 許傑 《兩個青年》:“那 馬來 人是披著純白的紗籠,紗籠的一端,從左邊的背部圍過右邊的頸際,再披了下來。”
(5).法文salon的音譯。客廳。今多譯作“沙龍”。十七世紀末葉和十八世紀 巴黎 文人常接受貴族婦女的招待,在客廳集會。因指文人雅士的清談場所。 魯迅 《二心集·關於翻譯的通信》附J·K來信:“這種人物如果不徹底的脫胎換骨,始終只是‘紗籠’(salon)里的哈吧狗。” 瞿秋白 《普洛大眾文藝的現實問題》:“她想一腳跨進摩登化的貴族廳堂--在所謂‘紗籠’里去和當代名流‘較一日之短長’。”
張鎡名句,夢遊仙/戚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