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丘葵的《李養吾董教同安為作長編》
全文:
一元之根貞下起,勾萌甲柝春陽敷。
千紅萬紫弄晴霽,忽然暗綠繞丘墟。
霜風厲厲百物遂,枝葉剝落留根株。
一誠通復心無愧,雖千萬往猶褐夫。
浩然之氣非襲取,所要與道與義俱。
勿正勿忘勿助長,活潑潑地惟鳶魚。
子思吃緊為人處,鄒孟得之曰養吾。
千載斷脈無人續,往往舐痔誇得車。
何期邑泮乃親見,鐸音之來自方壺。
加之卿相心不動,顧乃下教青衿徒。
古來揖遜三杯酒,至和薰蒸遍八極。
聖門狂者得氣象,童冠浴沂風舞雩。
嘆子養浩亦已久,讀書窗前草不除。
明年春風二三月,不知先生與點無。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古來
自古以來
古來如此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唐· 李白《將進酒》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清· 林覺民《與妻書》
揖遜
(1).猶揖讓。賓主相見的禮儀。 宋 葉適 《外論一》:「自 景德 元年與 契丹 盟,更六聖百二十年,聘使往來,天子親與之揖遜於庭,未嘗一日敗盟約也。」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議論》:「 張芸叟 詩評亦云: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終日揖遜,求其適口者,少矣。」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三:「 明道 先生嘗至禪寺,僧方飯,見趨進揖遜之盛,嘆曰:『三代威儀盡在是矣。』」
(2).猶揖讓。禪讓。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三:「翰林學士 葉清臣 等言:『本朝以揖遜得天下,而 淑 ( 李淑 )誣以干戈,且臣子非所宜言。』」《七國春秋平話》卷上:「慕 唐 虞 之高風,思揖遜於政權。」 明 李贄 《答耿中丞論淡書》:「 勛 華 之盛,揖遜之隆,比之三家村里瓮牖酒人,真不啻幾千萬里矣。」
杯酒
(1).一杯酒。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未嘗銜盃酒,接慇懃之歡。」
(2).指飲酒。《新唐書·張延賞傳》:「吾武夫,雖有舊惡,盃酒間可解。」
至和
(1).極和諧、安順。《大戴禮記·王言》:「所謂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 漢 賈誼 《新書·服疑》:「制服之道,取至適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進之帝。」
(2).指天地間祥和之氣。《宋書·樂志二》:「體至和,感陰陽,德無不柔,繁休祥。」 唐 劉禹錫 《唐故朝議郎贈司空奚公神道碑》:「天以大運生萬物,而以正氣鍾賢人。至和來宅,其德乃具,公實有焉。」 明 方孝孺 《郊祀頌》:「還坐法宮,端拱受朝。至和盈庭,如聞《九韶》。」
薰蒸
(1).煙燻氣蒸。《參同契》卷上:「若能練己,則真氣薰蒸遍於一身。」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余偶見一醫僧解犀……以極薄紙裹置於懷中,近肉,以人氣蒸之,候氣薰蒸浹洽,乘熱投臼中急擣,應手如粉。因知人氣之能粉犀也。」 明 何孟春 《餘冬序錄摘鈔》卷二:「鉛氣有毒……業久之家,長幼為毒薰蒸,多萎黃,旋致風攣癱軟之疾,不得其壽而斃。」
(2).薰陶。 宋 司馬光 《上謹習疏》:「上行下效謂之風,薰蒸漸漬謂之化。」 明 張居正 《與中丞孫淮海書》:「今惟積此真意,漸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變。」 清 戴名世 《<禹貢錐指>序》:「會今天子聰明神聖,四海之內薰蒸浸漬,莫不彈冠振衿輻輳而出。」
(3).猶蒸騰。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啊!掌舵的人早已被私慾薰蒸在三十三天之上,同人們距離太遠,早已不能理解人們的情緒了。」
八極
八方極遠之地。《莊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淮南子·原道訓》:「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柝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 高誘 註:「八極,八方之極也,言其遠。」 唐 李白 《大鵬賦》:「余昔於 江陵 見 天台 司馬子微 ,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魯迅 《南腔北調集·大家降一級試試看》:「 杜威 教授有他的實驗主義, 白璧德 教授有他的人文主義,從他們那裡零零碎碎販運一點回來的就變了 中國 的呵斥八極的學者,不也是一個不可動搖的證明嗎?」
丘葵名句,李養吾董教同安為作長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