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黃龍原文
相國行祠。寄居蕭寺。
苦因喪事。孤兒幼1一1女。
孤兒幼1一1女盡欲從軍而死。張生。
此時伸志。遣尺書興師疾至。
方顯得文章有用。天地無私。
詩詞問答
問:降黃龍的作者是誰?答:李景雲 崔時佩
問:降黃龍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南西廂 第二十齣
參考注釋
相國
古官名。春秋戰國時,除楚國外,各國都設相,稱為相國、相邦或丞相,為百官之長
行祠
(1).臨時的祠堂。 宋 蘇軾 《昭靈侯廟碑》:“ 元祐 六年秋旱甚,郡守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 蘇軾 迎致其骨於 西湖 之行祠,與吏民禱焉。”
(2).即旅櫬。指未入祖塋臨時寄放在外的靈柩。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相國行祠,寄居 蕭寺 。因喪事、 * 孤兒,將欲從軍死。”
寄居
在外地或在別人家居住
寄居異鄉
蕭寺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蕭’字存焉。”後因稱佛寺為蕭寺。 唐 李賀 《馬》詩之十九:“蕭寺馱經馬,元從 竺國 來。”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殘春 蒲郡 東,門掩重關蕭寺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 招遠 張於旦 ,性疎狂不覊,讀書蕭寺。”
苦因
肉體或思想上持續痛苦或失望(如疾病或損失)的原因
喪事
指人死後殮葬、哀悼等事情
孤兒
(1)
(2) 年幼無父的孩童
(3) 失去父母的兒童
孤兒院
從軍
舊時指參加軍隊
棄商從軍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伸志
(1).施展抱負、志向。 漢 王充 《論衡·累害》:“清正之仕,抗行伸志,遂為所憎。”
(2).謂心愿得到實現。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嘉靖兩後喪禮》:“ 世宗 初年,以議大禮得伸志於 興邸 兩親,其後尊禮靡所不及。”
尺書
(1).指書籍。古代簡牘的長度有一定規定,官書等長二尺四寸,書非經律者,短於官書,稱為短書。 漢 王充 《論衡·書解》:“ 秦 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具在。”《文選·應璩<百一詩>》:“文章不經國,筐篋無尺書。” 李善 注引 劉向 《新序》:“府庫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簡書。”
(2).指書信。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 越王 悅兮忘罪除, 吳王 歡兮飛尺書。” 唐 劉滄 《留別崔澣秀才昆仲》詩:“對酒不能傷此別,尺書憑雁往來通。” 清 顧炎武 《寄李生雲霑時寓曲周僧舍課子衍生》詩:“歲晚 漳河 朔雪霏,僕夫持得尺書歸。” 郁達夫 《將之日本別海棠》詩之二:“半偈偶題 蘇玉局 ,尺書煩寄 謝公墩 。”
(3).指詔書。《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北魏<僧令法師墓志銘>》:“見重 高帝 ,尺書屢發。”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林子山詩》:“輕薄子猶誦其出山詩云:‘尺書中夜至,清曉即揚鞭。’” 明 宋濂 《淵穎先生傳》:“此小丑耳,何必上勤王師,使某持尺書諭之足矣。”
興師
興兵;起兵
興師問罪
顯得
表現出某種情形。 元 胡祗遹 《快活三過朝天子·賞春》曲:“梨花白雪飄,杏艷紫霞消,柳絲舞困小蠻腰,顯得東風惡。”《水滸傳》第四十回:“知府道:‘通判如不信時,就教觀看家書,顯得下官不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二回:“﹝他﹞剃光了頭,打了一條油鬆辮子,越顯得光華奪目。”《<艾青詩選>自序》:“ * 同志從濃蔭覆蓋的高高的石階上健步下來,穿一身淺灰色的洋布幹部服,顯得非常整潔。”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有用
可以利用、有價值、耐用
食物對動物有用,濕潤對植物有用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無私
(1) 不只是顧自己的利益
無私奉獻
(2) 沒有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