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守的《次韻范寥孟冬大閱之什》
全文:
承平不用衛與英,赤子頻弄潢池兵。
猰㺄向恃七閩險,彗孛欲翳三辰明。
吾皇南顧念凋瘵,舊臣雖老堪一行。
奉詔褰帷問瘡痏,一意摩拊無他營。
爾來松溪掃遺孽,卒歲不復枹鼓鳴。
九農豐登四郊靜,孟冬大閱張軍聲。
摩天金鼓動霜曉,井鉞色正參旗橫。
羽箭犀利七札薄,鐵騎馳突一鳥輕。
戰士人人逞驍俊,猛將一一懷忠精。
吾軍如此粗可用,縱有綠林何足平。
獨公之家雄洛京,人物接武多名卿。
天涯邂逅見典刑,豈止一善宜盱衡。
胸中韜鈐想餘事,筆下文采常知名。
登場縱觀重感慨,那得萬騎聽使令。
通和強敵固下策,自古三王猶有徵。
得君耆艾將神武,定看卻敵賢長城。
參考注釋
通和
(1).互相往來和好。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納款通和,布德脩禮。” 宋 葉適 《廷對》:“天下大事,不容苟簡;豈可不出於用兵則出於通和哉?” 清 郭鳳喈 《鴟上屋謠》:“昨日通和使者來,官軍取給牛羊鷄。”
(2).通暢緩和。《淮南子·墬形訓》:“ 汾水 濛濁而宜麻, 泲水 通和而宜麥。”
(3).開朗平和。《南史·劉孺傳》:“及長,美風采,性通和,雖家人不見其喜慍。” 唐 元結 《送孟校書往南海》詩序:“材業 次山 不如 雲卿 ,詞賦 次山 不如 雲卿 ,通和 次山 不如 雲卿 。”
強敵
1.亦作"強敵"。 2.強有力的敵人。 3.指強有力的對手。下策
拙劣的計策、辦法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三王
(1).指 夏 、 商 、 周 三代之君。(1) 夏禹 、 商湯 、 周武王 。《穀梁傳·隱公八年》:“盟詛不及三王。” 范寧 註:“三王,謂 夏 、 殷 、 周 也。 夏後 有 鈞臺 之享, 商湯 有 景亳 之命, 周武 有 盟津 之會。”(2) 夏禹 、 商湯 、 周文王 。《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趙岐 註:“三王, 夏禹 、 商湯 、 周文王 是也。”(3) 商湯 、 周文王 、 周武王 。《尸子》卷下:“ 湯 復於 湯丘 , 文王 幽於 羑里 , 武王 羈於王門; 越王 棲於 會稽 , 秦穆公 敗於 崤塞 , 齊桓公 遇賊, 晉文公 出走,故三王資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
(2).指 周 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國語·周語下》:“以太蔟之下宮,布令於 商 ,昭顯文德,底 紂 之多罪,故謂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 韋昭 註:“三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也。”
(3). 王 姓三名人之合稱。(1) 漢 之 王奉光 、 王商 、 王鳳 。《漢書·王商史丹等傳贊》:“自 宣 、 元 、 成 、 哀 外戚興者, 許 、 史 、三 王 、 丁 、 傅 之家,皆重侯累將。” 顏師古 註:“三王,謂 邛成侯 及 商 、 鳳 三家也。” 邛成侯 , 王奉光 的封爵。(2) 漢 之 王尊 、 王章 、 王駿 。《漢書·王吉傳》:“先是京兆有 趙廣漢 、 張敞 、 王尊 、 王章 ,至 駿 皆有能名,故京師稱曰:‘前有 趙 、 張 ,後有三 王 。’” 晉 潘岳 《西征賦》:“ 趙 張 三 王 之尹京, 定國 釋之 之聽理。”(3) 唐 之 王珣 、 王璵 、 王瑨 。《新唐書·王珣傳》:“﹝ 王方翼 ﹞子 珣 ,字 伯玉 ,與兄 璵 、弟 瑨 以文學稱,時號‘三王’。”(4) 唐 之 王勃 、 王緒 、 王仲舒 。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及得三 王 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 清 錢謙益 《寄侯豫章督學江西》詩:“勵俗蒸嘗先兩廟,採風詞翰繼三 王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四三王》:“ 唐 滕王閣 有三 王 、則 王勃 作序, 王緒 作賦, 王仲舒 作修閣記也。”
張守名句,次韻范寥孟冬大閱之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