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孫宸的《送周觀察升任山東右轄》
全文:
秋盡軺車送畫熊,離亭十里怨丹楓。
霜台正喜留冬日,方岳還看錶大風。
重地瘡痍今乍起,新恩屏翰寄逾隆。
獨憐臥病皇華使,何日醇醪醉海東。
參考注釋
霜台
御史台的別稱。御史職司彈劾,為風霜之任,故稱。 唐 盧照鄰 《樂府雜詩序》:“樂府者,侍御史 賈君 之所作也……霜臺有暇,文律動於京師;繡服無私,錦字飛於天下。” 南唐 尉遲偓 《中朝故事》:“ 懿皇 以 同昌公主 薨謝,怒其醫官 韓宗紹 等,縶於霜臺。” 宋 岳珂 《桯史·任元受啟》:“自昔雖稱為雄劇,比歲或乖於選掄,汚我霜臺,賴公雪恥,輙陳管見,少助風聞。”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四:“ 杜紫微 掊擊 元 白 不減霜臺之筆,至賦《杜秋》詩,乃全法其遺響。”
冬日
(1).冬季。《詩·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飄風發發。”《孟子·告子上》:“ 公都子 曰:‘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然則飲食亦在外也?’”《呂氏春秋·恃君》:“ 柱厲叔 事 莒敖公 ,自以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則食菱芡,冬日則食橡栗。”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
(2).冬天的太陽。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君垂冬日之溫,臣盡秋霜之戒。” 清 錢謙益 《李秀東六十壽序》:“﹝ 懷順 ﹞待士大夫有恩禮,官 嶺 表者,以 懷 藩為冬日,君有助焉。”參見“ 冬愛 ”。
(3).指冬至日。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內務府定製》:“凡朔望、萬壽聖節、元正、冬日及國有大慶,均恭奉列聖神牌前殿祭饗,禮成還御後殿寢室。”
方岳
見“ 方岳 ”。
亦作“ 方岳 ”。1.四方之山嶽。古指東嶽 泰山 、西嶽 華山 、南嶽 霍山 (一指 衡山 )、北嶽 恆山 。《書·周官》:“王乃時巡,考制度於四岳,諸侯各朝於方岳,大明黜陟。” 孔 傳:“覲四方諸侯,各朝於方岳之下,大明考績黜陟之法。”按,《舜典》“四岳羣牧” 孔穎達 疏:“《釋山》云: 泰山 為東嶽, 華山 為西嶽, 霍山 為南嶽, 恆山 為北嶽。”《左傳·昭公四年》“四岳” 晉 杜預 註:“東嶽 岱 ,西嶽 華 ,南嶽 衡 ,北嶽 恆 。” 宋 蘇軾 《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厲……而五載一巡狩,朝諸侯於方岳之下。”
(2).指州郡。《資治通鑑·魏明帝太和五年》:“ 寵 為 汝南 太守、 豫州 刺史二十餘年,有勛方岳。及鎮 淮南 , 吳 人憚之。” 南朝 陳 徐陵 《陳武帝下州郡璽書》:“卿等擁旄方岳,相任股肱。” 宋 葉適 《風雩堂記》:“今公久於侍從,勞於方岳,退而休之,無所復羨。” 清 姚鼐 《聖駕南巡賦序》:“王者兼覆九州,內撫畿甸,外察方岳。”
(3).傳說 堯 命 羲 和 四子掌四岳,稱四伯。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後因稱任專一方之重臣為“方岳”。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識鑒》:“時 殷仲堪 在門下,雖居機要,資名輕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許。” 唐 楊炯 《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遂罷方岳之官,仍居上臺之位。”《續資治通鑑·元順帝至正七年》:“右丞受天子命,為方岳重臣,不思執弓矢討賊,乃欲自逸邪?” 明 何景明 《送熊廷振之楚藩》詩:“同榜衣冠照鄉里,十年名位登方岳。”
大風
麻風病
可以已(止,治癒)大風。——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李孫宸名句,送周觀察升任山東右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