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正民的《寄汪彥章內翰》
全文:
文華風采壓時流,惠政春溫著六州。
才向卞山歸舊隱,忽尋湘水泛扁舟。
愚溪勝踐今親見,清境西偏幾客游。
皋壤山林皆可樂,不須重作畔牢愁。
參考注釋
文華
(1).文章的華采。《後漢書·班彪傳論》:“ 班彪 以通儒之才,傾側危亂之閒……敷文華以緯國典,守賤薄而無悶容。” 唐 劉得仁 《上翰林丁學士》詩:“官自文華重,恩因顧問生。”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 宋 、 齊 、 梁 、 陳 惟以文華相尚,門第相夸,亦不足觀。”
(2).才華,文才。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 周 補闕 喬知之 有婢 碧玉 ,姝艷能歌舞,有文華。” 宋 蘇軾 《謝曹子方惠新茶》:“ 陳植 文華斗石高, 景公 詩句復稱豪。” 王闓運 《祭常都尉文》:“雖懷武志,實藴文華。”
(3).指有才華的人。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名聲》:“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朝廷以為文華。”
(4).文化昌盛。 唐 韋應物 《寄皎然上人》詩:“ 茂苑 文華地,流水古僧居。”
(5).指文華殿。 明 唐順之 《請皇太子受朝疏》:“ 文華 受朝之儀缺而未講,臣民稽首之敬抑而未伸。”
風采
美好的儀表舉止;神采
風采動人
時流
世俗之輩。《晉書·阮裕傳》:“諸人相與追之, 裕 亦審時流必當逐己,而疾去。” 前蜀 韋莊 《絳州過夏留獻鄭尚書》詩:“因循每被時流誚,奮發須由國士憐。”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凡暗轉、暗接、暗提、暗頓,必須有大氣真力,斡運其間,非時流小蕙之筆能勝任也。”
惠政
仁政,德政。《後漢書·龐參傳》:“ 參 在職,果能抑強助弱,以惠政得名。” 唐 駱賓王 《傷祝阿王明府》詩:“ 洛川 真氣上, 重泉 惠政融。” 明 袁宏道 《王氏兩節婦傳》:“余友同門 王箕仲 ……初令 寧海 ,有惠政。”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五:“ 潘石舟 明府, 素心 女子之父也,作官有惠政,詩亦清逸。”
春溫
(1)
(2) 伏氣溫病的一種。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發的急性熱病(《溫熱經緯·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
(3) 新感溫病的一種。指春季感受風熱而發的急性熱病。《增補評註溫病條辨》卷一:“冬春感風熱之邪而病者,…病於春者,亦曰春溫。”
曾經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魯迅《亥年殘秋偶作》
六州
(1).指古代九州中的六州。《逸周書·程典》:“維三月既生魄, 文王 合六州之侯,奉勤於 商 。” 孔晁 註:“三分天下有其二,以伏事 殷 也。”《呂氏春秋·古樂》:“ 湯 於是率六州以討 桀 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寧。”《文選·郭璞<江賦>》:“滈汗六州之域,經營炎景之外。” 李善 註:“六州, 益 、 梁 、 荊 、 江 、 揚 、 徐 。”其中 益州 置於 漢 , 江州 置於 晉 ,已非古九州之名。
(2).指 唐 時六州郡。《新唐書·突厥傳上》:“初, 突厥 內屬者分處 豐 、 勝 、 靈 、 夏 、 朔 、 代 間,謂之 河曲 六州降人。” 唐 李商隱 《過故府中武威公交城舊庄感事》詩:“山下祇今黃絹字,淚痕猶墮六州兒。” 馮浩 註:“六州兒者,指 河北 魏博 諸州也。《舊》、《新》書《羅威傳》:“自 至德 中, 田承嗣 盜據 相 、 魏 、 澶 、 博 、 衞 、 貝 等六州,募置牙軍。語曰:‘ 長安 天子, 魏府 牙軍。’謂其勢強也。 魏 博 六州, 唐 時常語”。”此指 魏 博 六州。
(3).樂曲名。《文獻通考·樂考十九》:“本朝鼓吹,止有四曲:《十二時》、《導引》、《降仙臺》並《六州》為四。每大禮宿齋或行幸,遇夜每更三奏,名為警場…… 政和 七年,詔《六州》改名《崇明祀》,然天下仍謂之《六州》,其稱謂已熟也。”
李正民名句,寄汪彥章內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