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臥病次彥周韻》
全文:
臥便午簟袪殘暑,誰令殿閣風鷗語。
君來談笑破岑寂,慰此經旬攜手阻。
湘山解事不須招,數峰入座爭翔舞。
心知清境世不要,勝踐從來數支許。
戲將平時說禪口,貶剝諸方呵佛祖。
眼高叢林不見人,但許南台稱法乳。
忽驚詞鋒亂斫伐,披靡千人如項羽。
詩成相對兩咨嗟,此生俯仰成今古。
參考注釋
眼高
眼光高。比喻藐視,看不起或要求高。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三折:“今日做了官,就眼高了。”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壽詩》:“舌在未應鳩計拙,眼高渾覺馬羣空。” 魯迅 《吶喊·故鄉》:“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親》:“你是太眼高了,不是我說你,‘越挑越眼花!’”
叢林
(1) 樹林
叢林戰
(2) 和尚聚居修行的處所,後泛指大寺院
魯智深回到叢林選佛場中禪床上,撲倒頭便睡。——《水滸傳》
見人
(1).中人,見證人。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二折:“你要借錢,我問你要三箇人,要一箇保人,要一箇見人,要一箇立文書人。” 元 無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只是其間委曲,怎生得箇明白的見人可也好那。”《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特請親家到來,做個見人,與我每畫個字兒。”
(2).謂與人相見。《紅樓夢》第四六回:“還這么鬧起來,怎么見人呢?”
南台
(1). 十六國 夏 主 赫連勃勃 取 長安 後,稱 長安 曰 南台 。《晉書·地理志上》:“ 勃勃 僭號於 統萬 ,是為 夏 。置 幽州 牧於 大城 ,又平 劉義真 於 長安 ,遣子 璝 鎮焉。號曰 南臺 。”
(2).御史台。以在宮闕西南,故稱。 南朝 梁元帝 《薦鮑幾表》:“前宰 東邑 ,實有二 魯 之風;近處 南臺 ,欲尊兩 鮑 之則。”《通典·職官六》:“ 後漢 以來謂之御史臺,亦謂之蘭臺寺。 梁 及 後魏 北齊 ,或謂之 南臺 。 後魏 之制,有公事百官朝會名簿,自尚書令僕以下,悉送 南臺 。” 清 王士禛 《喜羨門閣學卜鄰之作》詩:“東閣從容多密札, 南臺 潦倒恕彈文。”又 元 代指由 揚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台。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札記》:“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於 揚州 ……二十七年,徙 揚州 行臺於 建康 ,專涖 江南 之地,號 南臺 。”
(3).台名。即 戲馬台 。在 江蘇省 銅山縣 南。 晉 義熙 中, 劉裕 嘗大會群僚賦詩於此。 南朝 宋 元嘉 時,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亦嘗登此。《水經注》謂即 項羽 掠馬台 ,其下有玉鉤斜道。 宋 蘇軾 《次韻呂梁重屯田》:“待君筆力追 靈運 ,莫負 南臺 九日期。” 王文誥 輯註:“ 縯 曰:‘ 劉裕 為 宋 公,在 彭城 ,九月九日,出遊 戲馬臺 ,送 孔靖 辭位歸鄉。 謝靈運 、 宣遠 等,並從作詩。’” 宋 蘇軾 《台頭寺送宋希元》詩:“相從傾蓋只今年,送別 南臺 便黯然。” 查慎行 註:“ 南臺 即 戲馬臺 ,以在 徐州 城南,故名。”
(4).台名。 瀛台 的舊稱。在 北京 。 清 吳偉業 《即事》詩之三:“從游 西苑 花初放,侍宴 南臺 酒半醒。” 清 高士奇 《金鰲退食筆記》卷上:“ 瀛臺 ,舊為 南臺 ,一曰 趯臺坡 。本朝 順治 年間,別建宮室,為避暑之處。”
(5).山名。即 釣台山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閩江 中,故亦曰 南台山 。 宋 陸游 《度浮橋至南台》詩:“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説 南臺 試一尋。” 錢鍾書 註:“ 南台 ,一稱 釣台山 ,在 閩江 中。”《明史·湯和傳》:“尋拜征南將軍……遂與副將軍 廖永忠 伐 陳友定 ,自 明州 由海道乘風抵 福州 之 五虎門 ,駐師 南臺 ,使人諭降。”
(6).山名。在 廣州 香山縣 (今 中山縣 )南五十里,兩山相對如台,故名。參閱《明一統志》。
法乳
(1).佛教語。喻佛法。謂佛法如乳汁哺育眾生。《涅槃經·如來性品》:“飲我法乳,長養法身。” 五代 徐綸 《陽城龍泉院記》:“ 敬謙 、 敬審 等皆能不辜法乳,永保衣珠,共匡教門。” 清 唐孫華 《長椿寺拜瞻明慈聖李太后御容恭賦四十韻》:“法乳三千界,慈儀四十年。”
(2).把小米放在罌中熬成的湯。 宋 陶穀 《清異錄·饌羞》:“ 明宗 在藩不妄費,嘗召幙屬論事,各設法乳半盞,蓋甖中粟所煎者。”
釋德洪名句,臥病次彥周韻名句
名句推薦
馬革忠何壯,壺頭怒尚銜
董烈《題馬伏波像》晨興才啟戶,艾葉拂人頭
俞平伯《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