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當的《送李黼脩撰以旱請禱代祀嵩衡淮海》
全文:
帝命脩群祀,天香播八埏。
春秋王正月,歷數史逾年。
雲漢憂時切,皇華遣使賢。
鰲頭金榜客,鶴背玉堂仙。
授節來三殿,傳宣下九天。
百年周禮樂,萬國禹山川。
冠冕移班序,車書際幅員。
淮流桐柏導,岳影外方連。
望秩嚴稽典,相誠遠致虔。
過家娛采服,聚德煥奎躔。
紫氣浮燕薊,青郊接澗瀍。
雜花旌茷茷,芳草馬翩翩。
魚佩橫雕玉,鮫綃細織涎。
暮雲低楚樹,春水漲吳舡。
瀚海飛龍外,衡陽落雁邊。
祠官羅鼎俎,庭石麗牲牷。
降祼先明齊,登歌間宿縣。
合蕭馨黍稷,沈璧達淵泉。
圭幣黃金藉,文章琬琰鐫。
幽靈瞻肸向,純嘏錫綿延。
麻麥千郊雨,弦歌萬里煙。
底今民物阜,無復歲時愆。
問俗裨皇政,封章進御筵。
大夫勤奉職,汗竹紀長篇。
參考注釋
祠官
掌管祭祀之官。《史記·孝文本紀》:“今吾聞祠官祝釐,皆歸福朕躬,不為百姓,朕甚愧之。”《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常以鬼神難徵,淫祀無福,乃詔有司罷諸祠官不合典禮者。” 唐 杜甫 《橋陵》詩:“宮女晚知曙,祠官朝見星。” 王國維 《觀堂集林·<齊魯封泥集存>序》:“郡縣屬官如水丞、平丞、陶丞,餘官如司空、祠官、橘監、發弩、兵府、治府皆 班 《表》、 馬 《志》所未載。”
鼎俎
(1).鼎和俎。古代祭祀、燕饗時陳置牲體或其他食物的禮器。《周禮·天官·內饔》:“王舉,則陳其鼎俎,以牲體實之。” 鄭玄 註:“取於鑊以實鼎,取於鼎以實俎。實鼎曰脀,實俎曰載。”《禮記·曾子問》:“ 曾子 問曰:‘大夫之祭,鼎俎既陳,籩豆既設,不得成禮,廢者幾?’”
(2).泛稱割烹的用具。《韓非子·難言》:“上古有 湯 至聖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説至聖,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執鼎俎為庖宰,昵近習親,而 湯 乃僅知其賢而用之。” 唐 杜甫 《冬狩行》:“有鳥名鸜鵒,力不能高飛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 唐 李匡乂 《資暇集》卷下:“必探求珍異,羅於鼎俎之前,競新其味。”
(3).割烹。《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而不免於鼎俎。”《周書·晉盪公護傳》:“有 李安 者,本以鼎俎得寵於 護 ,稍被升擢,位至膳部下大夫。” 宋 葉適 《治勢上》:“雖然,鳥高飛於重雲之上,魚深游於潛淵之下,而皆不免有鼎俎之憂。”
麗牲
(1).指古代祭祀時將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語出《禮記·祭義》:“祭之日,君牽牲,穆答君,卿大夫序從。即入廟門,麗於碑。”《儀禮·聘禮》“上當碑南陳” 漢 鄭玄 註:“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誄碑》:“又宗廟有碑,樹之兩楹,事止麗牲,未勒勳績。”
(2).借指碑石。 清 魏源 《陶文毅公神道碑》:“用敢刪舉其要者,揭諸麗牲以餉來世。” 王闓運 《詔建定興鹿壯節祠碑》:“謂宜述徽跡,表之後來,是用伐石西山,鐫詞麗牲。”
吳當名句,送李黼脩撰以旱請禱代祀嵩衡淮海名句
名句推薦
勝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維
文起傅《澹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