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鬥蟋蟀》
全文:
百草收芳秋瑟瑟,烏衣王孫應候出。
兒童不解秋聲淒,延入高堂甓為室。
甓為室,瓮為城,厲鋒養銳期相爭。
甘芻好飲供其腹,豪氣凌秋喙爪速。
是時晶陽照華屋,兩童角勝誰輸服。
乘閒偶作壁上觀,沙場不見戈戟攢。
當前勇力先手搏,怒氣奮張敵膽寒。
闊顙修腰振兩翼,牙排利鋸目如墨。
羽林十二漢家郎,蟲達功高居第一。
軒鬐仰面試長鳴,臨敵拿攫如鷙英。
草間竊伏堪鄙笑,陣前持重功方成。
功成破敵立不動,應機變化多操縱。
黃髭鮮卑見股慄,獨身跳免呼伯仲。
燕然峰上勒勛功,蠮螉塞外靖邊烽。
定州花磁賜湯沐,飛將軍是人中雄。
須臾角罷兩童起,負者蹙眉贏者喜。
呼童來前聽我言,自古興衰皆若此。
楚漢雌雄跡已陳,三家鼎峙徒紛紛。
將軍汗馬功難並,鐘鼎勒字生埃塵。
獨不見開元天子*宮內宴,玉妃小賭昭陽殿。
金籠不啻十家產,萬金之資費一旦。
又不見鹹淳丞相半間堂,翠盆香褥臨秋張。
但愛山河斗蠻觸,那知六載圍樊襄。
由來此物亦有時,榮華昔日今安之。
浮生誤落汝童手,驅之陣戰焉能辭。
一朝偶敗非得已,應看再戰出新奇。
聆我此言氣始釋,梧桐月上天將夕。
匡床靜倚未曾眠,更聽盆中鳴唧唧。
參考注釋
燕然
(1).古山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的 杭愛山 。 東漢 永元 元年,車騎將軍 竇憲 領兵出塞,大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記 漢 威德。見《後漢書·竇憲傳》。 漢 班固 《<封燕然山銘>序》:“遂踰 涿邪 ,跨 安侯 ,乘 燕然 ,躡 冒頓 之區落,焚 老上 之 龍庭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若 班固 燕然 之勒, 張昶 華陰 之碣,序亦盛矣。”
(2).泛指邊塞。詩文中敘建立邊功時,常引用之。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邊論》:“比及十載,民知義方。然後簡將授奇,揚旌 雲 朔 ……銘功於 燕然 之阿,饗徒於 金微 之曲。” 唐 李嶠 《餞薛大夫護邊》詩:“佇見 燕然 上,抽毫頌武功。” 宋 范仲淹 《漁家傲·秋思》詞:“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 未勒歸無計。” 明 汪廷訥 《種玉記·閫命》:“桓桓大將操兵柄,管此去單于繫頸,馬到處 燕然 勒名。”
(3).指 漢 班固 所撰《封燕然山銘》。亦泛指歌頌邊功的詩文。 唐 竇鞏 《經竇車騎故城》詩:“荒陂古堞欲千年,名振圖書劍在泉。今日諸孫拜墳樹,愧無文字續《燕然》。”
(4).古地名。《舊唐書·回紇傳》:“﹝ 貞觀 中﹞以 多覽 為 燕然府 , 僕骨 為 金微府 ……於故 單于臺 置 燕然都護府 統之,以導賓貢。”參閱《文獻通考·四裔二四》。
勒勛
記載功勳。《後漢書·班超梁慬傳論》:“享受爵位,薦功祖廟,勒勛於後,亦一時之志士也。”
蠮螉塞
居庸關 的別名。又名 軍都關 。在今 北京市 昌平縣 西北。關上築土室以候望,如蠮螉之掇土為房,故名。《晉書·慕容皝載記》:“﹝ 慕容皝 ﹞於是率騎二萬出 蠮螉塞 ,長驅至於 薊城 ,進渡 武遂津 、入於 高陽 ,所過焚燒積聚、掠徙 幽 冀 三萬餘戶。” 北魏 溫子昇 《搗衣詩》:“ 蠮螉塞 邊絶候鴈, 鴛鴦樓 上望天狼。”亦省稱“ 蠮螉 ”。 清 沉濤 《<瑟榭叢談>自序》:“踰 蠮螉 者,鹹悄然有吾土之思、窮塞之感焉。”
邊烽
亦作“邉烽”。1.邊疆報警的烽火。 唐 沉佺期 《塞北》詩之一:“海氣如秋雨,邊烽似夏雲。” 明 梵琦 《居庸關》詩:“渠答自今收戰馬,兜鈴無復置邊烽。”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五章:“其有邊烽傳警, 潢池 弄兵,敵國外患之來,羣盜滿山之變。”
(2).指代邊境上的戰事。 南朝 梁 徐悱 《白馬篇》:“聞有邊烽急,飛候至 長安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戎昱》:“ 憲宗 時,邊烽累急,大臣議和親。” 明 馮夢龍 《女丈夫·紅拂投主》:“金戈紛逐,鐵馬爭馳,眼觀邉烽四起,指日 西京 累卵危。” 清 顧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於欑宮》詩:“賊馬與邊烽,相將潰 中夏 。”
(3).借指邊疆。《隋書·房陵王勇傳》:“雖北夷猖獗,嘗犯邊烽,今城鎮峻峙,所在嚴固,何待遷配,以致勞擾。”參見“ 邊疆 ”。
乾隆名句,鬥蟋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