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樓鑰的《送劉德修少卿潼川漕》
全文:
清朝重爭臣,選取妙一世。
矯矯劉御史,一鶚勝百鷙。
顧瞻最有力,步武亦嚴毅。
一生憂國心,千古敢言氣。
氣足充所學,文能行其意。
遇事輒奮發,觸邪無顧忌。
乘驄行且止,斂手已知避。
但思補袞闕,何暇為身計。
獨立當雷霆,三進氣彌厲。
去魯固遲遲,出書豈濡滯。
上終行其言,群賢爭挽致。
將輸向潼川,寓直尚中秘。
風裁仰清峻,進退審難易。
伊昔聯周行,睽違十餘歲。
來為同舍郎,愈篤金蘭契。
洗眼看騰上,寧知攬征袂。
抗章嘆高絕,勇退尤知愧。
去勿窮日力,予環日月冀。
承君送道鄉,硬語吁可畏。
毋以此自滿,當為不止是。
臨別提斯言,少盡交朋誼。
萬里苟同心,吳蜀安有異。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補袞
(1).補救規諫帝王的過失。語本《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 仲山甫 補之。”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願仁君及孤,虛心回意,以應《詩》人補袞之嘆,而慎《周易》牽復之義。” 宋 司馬光 《謝門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備員諫省,容逆鱗之愚直,無補袞之嘉謀。” 明 無名氏 《四賢記·義功》:“一點丹衷期補袞,半生孝道成虛局。”
(2). 唐 代對補闕的別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盡知者。太尉為掌武;司徒為五教;司空為空土……諫議為大坡、大諫;補闕(今司諫)為中諫,又曰補袞。”
何暇
(1).哪裡有閒暇。 三國 魏 韋曜 《博弈論》:“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養;其在朝也,竭命以納忠。臨事且猶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
(2).引申為哪裡談得上。《莊子·人間世》:“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譬之種樹,久則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葉,若造次徙於山林之中,植於宮闕之下,雖壅之以黑墳,暖之於春日,猶不救於枯槁,何暇繁育哉?” 晉 盧諶 《贈崔溫》詩:“苟雲免罪戾,何暇收民譽?”
(3).猶豈但。《晏子春秋·內篇諫上十八》:“今君嗜酒而並于樂,政不飾而寬於小人,近讒好優,惡文而疏聖賢人,何暇在慧!茀又將見矣。” 吳則虞 集釋引 于鬯 云:“何暇,語助,若言‘豈但’。” 漢 劉向 《新序·雜事》:“ 孟嘗君 曰:‘先生老矣……’ 楚丘先生 曰:‘噫!將我而老乎?噫!將使我追車而赴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搏豹虎乎?吾已死矣,何暇老哉!’”
為身
治身,修身。《管子·中匡》:“公曰:‘請問為身?’對曰:‘道血氣以求長年長心長德,此為身也。’”《孔子家語·賢君》:“ 顏淵 將西遊於 宋 ,問於 孔子 曰:‘何以為身?’ 子 曰:‘恭、敬、忠、信而已矣。’” 宋 曾鞏 《答孫都官書》:“凡 鞏 之學,蓋將以學乎為身,以至於可以為人也。”
樓鑰名句,送劉德修少卿潼川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