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宣九命,分閫用三台

袁暉奉和聖制送張尚書巡邊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袁暉的《奉和聖制送張尚書巡邊》

全文:
出師宣九命,分閫用三台
始應幕中畫,言從天上來。
丹青不獨任,韜略遂雙該。
坐見威稜洽,彌彰事業恢。
旌旗曉雲送,鞞鼓朔風催。
虜氣消殘月,邊聲韻落梅。
羽書雄北地,龍漠寢南垓。
寵戰黃金盡,輸誠白日回。
離章宸翰發,祖宴國門開。
欲識恩華盛,平生文武材。

袁暉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出師

(1) 完成從師學藝

(2) 率兵征討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九命

(1). 周 代的官爵分為九個等級,稱九命。上公九命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們的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各按等級作具體規定。見《周禮·春官·典命》、《禮記·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級亦稱九命。《大戴禮記·朝事》:“諸侯之得失治亂定,然後明九命之賞以勸之。” 孔廣森 補註:“九命之賞者,加九錫命作方伯。”《漢書·王莽傳上》:“德盛者位高,功大者賞厚,故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則有九錫登等之寵。”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宗臣有勳勞為上公,國所宗者也。《周禮》‘上公九命’。九命九賜也。” 清 唐孫華 《秣陵太守行》:“太守去官名益高,三褫榮逾錫九命。”

(2). 北周 官秩的等級。 宇文泰 為 魏 太師時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每命又分為二級。見《周書·文帝紀下》、《周書·盧辯傳》。 北周 庾信 《周安昌公夫人鄭氏墓志銘》:“天河開國,分畿置政,地有十城,人居九命。”

分閫

指出任將帥或封疆大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故分閫推轂,奉辭伐罪,非唯致果為毅,亦且厲辭為武。” 唐 元稹 《李愬妻韋氏封魏國夫人制》:“ 愬 當分閫之際終無內顧之憂者,由此婦也。” 宋 張先 《喜朝天·清暑堂贈蔡君謨》詞:“佳景在,吳儂還望,分閫重來。” 明 屠隆 《綵毫記·預識汾陽》:“書生愧請纓,大將膺分閫。”《明史·劉寧傳》:“吾佩印分閫,分已足,獨未嘗大破敵,抱恨入地矣。”

三台

(1).古代天子有靈台、時台、囿台,合稱三台。《初學記》卷二四引 漢 許慎 《五經異義》:“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

(2). 漢 因 秦 制,以尚書為中台,御史為憲台,謁者為外台,合稱三台。《後漢書·袁紹傳》:“坐召三臺,專制朝政。” 李賢 注引《晉書》:“ 漢 官,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是謂三臺。” 宋 司馬光 《贈太子太傅康靖李公輓詞》:“十郡餘恩在,三臺故吏多。”

(3).指 三國 魏 曹操 所建 銅雀台 、 金虎台 、 冰井台 。故址在今 河北 臨漳縣 三台村 。《文選·左思<魏都賦>》:“飛陛方輦而徑西,三臺列峙以崢嶸。” 張載 註:“ 銅爵園 西有三臺,中央有 銅爵臺 ,南則 金虎臺 ,北則 冰井臺 。”後 北齊 文帝 在舊基上加以擴建,改 銅爵 曰 金鳳 , 金虎 曰 聖應 , 冰井 曰 崇光 。見《北史·齊紀中》。 唐 孟雲卿 《鄴城懷古》詩:“三臺竟寂寞,萬事良難固。”

(4).曲調名。《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五·三台詞序》:“ 劉禹錫 《嘉話録》曰:‘三臺送酒,蓋因 北齊 高洋 毀 銅雀臺 ,築三個臺,宮人拍手呼上臺送酒,因名其曲為《三臺》。’” 唐 王建 《江南三台詞》:“朝愁暮愁郎老,百年幾度《三臺》。”

(1).星名。《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開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為司命,主壽。次二星曰中台,為司中,主宗室。東二星曰下台,為司祿,主兵,所以昭德塞違也。”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二折:“望 黃河 一股兒渾流派,高衝九曜,遠映三台。”

(2).喻三公。《後漢書·楊震傳》:“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 唐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詩:“三台冀入夢,四岳尚分憂。”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座,位列三台,日轉千堦,頭直上打一輪皁蓋,那其間誰敢道我負薪來。”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葉夢兆三台之尊,入朝肅五坊之樂。”參見“ 三公 ”。

袁暉名句,奉和聖制送張尚書巡邊名句

詩詞推薦

出師宣九命,分閫用三台 詩詞名句